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留学生不选择回国?”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首先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还有我们自己,我们需要看自己潜意识里面里面的逻辑。为中国做贡献=爱国,不为中国做贡献=不爱国。
这个逻辑很正常。关键在于有没有为中国做贡献,有没有为中国创造价值,有没有为中国广大人民带来利益,有没有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和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标准不在于他的工作地点,也不在于他的护照上是什么国籍,而是在于他所做的事情是否为中国带来利益。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于很多理工科的人才来说,回国建设是可以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好处的。因为当时中国是经历了连年战争,一贫如洗,而且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的状态下,对于现代的科技和工业是极其低匮乏。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央政府是愿意大量投入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建设的。
(这与国府是截然不同的,民国在大陆38年,这一时期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大力投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国府乐意充当外国资本的买办代理人,和广大人民的压迫者。除了联合制碱法以外,我想不起来民国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科技成就。)
钱学森,赵九章,邓稼先等人,他们一回到国内就可以进入国内的重要研究单位甚至中央的单位施展个人的才能知识。而且当时国内没有同类型的人才。因为民国时期的科研投入和基础建设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不可能有培养大批量科技人才的可能。当时出类拔萃的科技人才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学习,甚至受到了重用。
以钱学森为例,他在美国期间师从冯卡门,深入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等一系列重要的军工项目,可以说对于二战后美军现代化转型的整个路线图都有清晰的认识,甚至在当时的美国团队里就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回到国内自然可以发挥无可替代的领军人物的作用。
如果我们从市场供求关系来分析的归国人才的话,那个时候的市场行情:
理工科人才需求:很大,而且急速扩张。
这是由于新中国以政府为主导,极大力度投入重工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投入,特别是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
理工科人才供给:较小,而且增速不足。
首先国府统治时期,就没有给中国培养什么科技人才。其次新中国刚建立的时期,科技人才的培养速度还是非常低下的。
补充一下,这篇文章里面,文科的定义是研究对象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学科领域。理工科的定义是除文科以外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界的学科领域。
一个国家寻找人才,就像玩抽卡手游一样,想要抽到稀有卡,抽到金卡,要么靠欧皇(运气逆天),要么靠氪金(花钱购入),要么靠肝帝(大量反复操作)。3条道路,其中后面2条都需要大量抽卡。只不过一个是直接花钱获得抽卡机会,一个是使劲刷图刷怪获得抽卡机会,有时后者需要的抽卡数量还远高过前者。
如果一个玩家想要找到金卡,他需要花掉海量抽卡机会,但是只有其中极少量的卡日后可以上场,大部分抽卡产出都是无用之物。要找到极品人才也是一样,要培养很多很多很多的人,然后其中绝大部分并不是适合国家急需的关键位置。而且关键位置需要的人数很少。就好比抽了一万张卡,玩家终于拿到了一张金卡,顺便收获了五六张稀有卡,其他的都是白卡。
培养科技人才需要什么?首先,基础教育要搞好,识字率要高,然后在中小学教育中要有足够多的数理知识学习,如果可以要培养青少年对科学和自然的兴趣。
在社会风尚方面,要形成崇尚知识理性,崇尚科学技术,尊重科研工作者的氛围。并且要提供科研人才的待遇,这样人才才会愿意选择理工科领域。
接受科学教育的人数多,就是多抽卡的意思。让海量学生学习数理化,然后通过考试层层筛选,进入大学深造,这个就是肝帝的海量抽卡。通过花钱引进许多的优秀学生,再优中选优,这个就是氪金土豪的抽卡方式。不管怎么样,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第一种路径,我们可以以印度为例子。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没有受到系统的数学训练,但是凭着惊人的天赋,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凭借近乎直觉的方式发现了许多其他人难以理解的公式。第二种路径,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子。美国的大量的学术机构和企业,可以提供相比其他地区天价的工资,而且有完善发达的研究环境。这对于其他国家培养的天才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得全世界培养的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我们中国的方式则是第三种方式,就是普遍地给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学术训练,然后再从其中优中选优。人们长期质疑中国的教育系统给大量的学生训练他们进入工作之后不需要用到的基础学科知识,然而正是这一教育体系给当代中国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优秀而庞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群体。虽然我们很多人都在很多不必要的学科上耗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放在国家的管理者的位置上,你就会看到这是必要的浪费。我们从前一无所有,如果想要
抽到卡之后,并不是结束,还需要养卡。人才也不是只是选拔出来了就可以走马上任。一个有天赋的人,需要经历种种的实践和历练,才能脱颖而出承担大任。
古时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科技人才就像古时的武将一样,培养成本比文科人才是要高出一截的。文科人才可以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社会时政中参与实践就能培养出来,除了书籍以外和工作并不需要太多额外的物质投入。而且当时中国不缺文科人才。新中国建立时的领导团队,就是顶级的文科人才团队,富有政治和军事管理经验。但是如果是科技人才的话,光是看书还不够的。搞物理的,尖端的仪器要有吧,搞核物理的话对撞机肯定要建一台,那得多少钱?很多精密仪器甚至我国到如今还无法生产出来,只能够进口。(其实使劲怼上去还是能够造出来的,但是成本就远远无法控制了,因为西方国家在一代一代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循环中已经把前期的投入收回了。)搞化学的,仪器也不能少,各种试剂材料也是白给的,那也是天价。搞生物,那些白鼠,样本生物都需要一代一代地养。做一个上规模的实验就要用掉千八百的小鼠。跟什么对撞机,射电镜比起来便宜太多了,但是那也是工业级别的成本,不是一个有钱人家用爱发电就可以负担得起的。
搞完了设备,你还要有配套设施,组织结构,上下游产业链。天天开电脑计算的学科,如果所在地经常断电,网络不稳定的话肯定不行。发电厂和电信设施得建吧,那是一大笔钱。一个科研机构里面肯定不全是科学家是吧,得有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不完处理不了一大堆各种事情。另外每个人都要付工资对吧,这个工资得有竞争力对吧。特别是科学家的工资不能比什么互联网公司和对冲基金公司低太多吧,要不然“现在美国的物理学博士十有五六都去华尔街了。”上下游产业链也是,这个肯定要有,就是为了把科研投入在社会整体效益上收回来。不然如果研究了新技术,不能投入生产,对社会生产力就毫无益处,而且重要的是前期投入的一大笔钱,根本无从收回。而且,没有产业,学者们研究出来的技术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只是一个可能性或者一个种子,只是一个理论。只有放在公司里面,放在生产线里而不是实验室里,才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单位,如果没有人投资科技积累,就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提供给优秀的人才,人才不能再对应的位置上工作,也不能够成长为精英。
如果说得到人才可以靠运气逆天,可以靠海量选拔,可以靠重金引入,但是把要把人才培养为世界顶尖的选手,需要的不仅仅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