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有藏友询问“什么样的艺术品值得收藏?”“投资什么样的艺术品有前景?”这类问题,其实这乃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如果摊开来讲,是完全可以写成一本大书的。但是我的朋友们恐怕等不及我将来用一本大砖头去回答他们,更何况我是否会烧制这块砖头也是个未知数。那就简明扼要地给拟出几点,供藏友们参考,或许对大家的收藏有所帮助。
一、艺术性第一,年代第二
收藏古玩的朋友往往看重“年份”,而忽视东西本身的艺术性。须知,你收藏的是古代艺术品(或是今天可作为艺术品欣赏的物件),不是所有的古物。有的古物“年份”很足,却不具艺术性或艺术性甚低,则不宜纳入“艺术收藏”视野。如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圹碗,出土量非常巨大,真正具备艺术收藏价值的并不多,还不如年份短得多的清代艺术瓷(如花瓶、瓷塑等)。还有一个误区需纠正:总认为年代早的存世量比年代晚的少,宋代的比元代的少,明代的比清代的少,错。一般而言,艺术品比日用品少:清代的花瓶(艺术品)肯定比明代的盘碗少是肯定的。(也有个别例外:如元代的青花盘碗比宋以后任何朝代的普通花瓶少)。
二、宁收碎玉,不藏全瓦
艺术品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保“十品”,尤其是古玩,经历岁月沧桑,常难达十分之完整度。当一件精彩但有残损的作品和一件品相完善却平庸的作品在你面前,你如何选择?你是选断臂的维纳斯还是选完整的泥人张?收藏的原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本来古玩收藏就是“抱残守缺”,不宜有过分的求全心理。当然在两件艺术水平相当的作品前,你还是要选品相完善的那件,哪怕价格要高出几倍。另外,“玉”碎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也是必须考虑的。破损率超过一定限度就必须放弃,核心部分和关键部分如果缺损也必须放弃。比如明代德化窑观音像,如果缺一手,可藏;如果缺在头脸部,则不可藏。虽然二者破碎率都是百分之十,但后者缺损的是关键部分。此道理于书画亦然,名款缺失,与一花一石的缺失收藏价值差别甚巨。
三、宁收小名头精品,不收大名头烂品
作者知名度是艺术收藏投资必须考虑的一项,但是,并不等于说“知名度越高越有收藏投资价值”。收藏原则仍然是艺术性第一,知名度第二。其实,知名度是动态的,今天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小名头,五年以后或十年以后完全可能成为大名家。而你手头决定去留的作品却是静态的,今天它是名家的烂品,五年后十年后一百年后它仍然是烂品,仍然改变不了其平庸低劣的本质。
四、不是所有名家作品都有价值
这条有两层意思:其一,有的大名家名实难副。在中国内地这种逆淘汰的体制下,平庸者往往居上位,杰出者却居于野,此在艺术界亦然。像黄叶村、陈子庄、黄秋园这样的艺术大师甚至一生都被排斥在体制外,直到身后才大放异彩。其二,即使是名副其实的名家,其作品也不是每件皆优秀。有时因为应酬、身体健康、情绪低落等原因会创作出低劣平庸或不尽人意的作品。另外,在艺术家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其早、中、晚期的作品水平悬殊往往是非常大的。早年稚嫩而不成熟,晚年体衰而精力不济。是故收藏某艺术家作品有“掐头去尾”之说。一般来说,50岁到70岁这二十年是一个艺术家人生最饱满,创作最成熟而频出佳作的年龄段。当然也有早慧和早衰的例外,有大器晚成的例外。
有不少朋友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大名家的早年作品因距离今天更久远,故存世量少,更值得收藏,错。姑且不说存世量与年代久远与否不成反比,即使其早年作品存世确实少,但这些作品大多在艺术上并不成熟,这种早年作品仅仅对其艺术生平的研究者有意义,对欣赏和收藏投资都不是上选,虽是真迹,艺术水平却往往不到位。二是认为大名家的暮年作品因“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往往又是“最后绝笔”所以更值得收藏,亦错。对于绝大多数艺术家来说,进入暮年,因身体原因其艺术也进入衰退期,个别艺术家甚至罹患老年痴呆症,神智尚且不清,何能期望其暮年作品能“炉火纯青”?
五、不以市场表现为收藏投资依据,只收好的,不收贵的
当代中国的艺术市场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过度炒作和虚假成交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许多艺术品的市场表现与其实际的艺术价值往往不同步,甚至与其艺术价值背道而驰。那种认为拍出高价的就是好作品的观点和以“市场风向标”为“入仓”依据的做法是很幼稚的。中国的艺术市场还很不成熟,所以其“风向标”并一定不指向未来,它甚至可能指向死胡同,指向绝境。但中国艺术市场最终必然会走向理性,在今后理性市场中,你高位入仓某名家的作品(如范某、刘某、崔某等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所以一定要记住:只收好的,不收贵的。当然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这关乎收藏投资者的艺术鉴赏水平或其艺术收藏投资顾问的鉴赏水平。至于什么是贵的什么是不贵的?必须与艺术品的质量联系起来考量,而不是仅仅看其一平尺多少。
例如黄宾虹一平尺50万,当代名家一平尺5万,行家肯定不会说后者便宜前者贵。但是如果黄宾虹一平尺卖到100万,以目前的物价来说显然是贵了。虽然一平尺100万的黄宾虹在市场出现过,但这恰恰是目前中国艺术市场非理性的一个表现。或许有人会说“艺术是无价的,黄画作为艺术大师的作品卖怎么高都不高。”这样的话往往也成为拍卖行的煽动语。“艺术无价”不等于“艺术品无价”,艺术品一旦进入艺术市场,那么它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有价的,都是有顶的。有一些“潜力股”的艺术家,你一时可能觉得买高了,但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是捡了漏。潜力股艺术家的知名度和市场成长往往是呈跳跃型上升的。所以贵与不贵需联系作品的艺术水准及其艺术家的发展前景来辩证判断。
六、收藏投资三两家,不要遍地开花
当代艺术家多如牛毛,群星璀璨。你不可能也没必要“见好必收”“遍地开花”。除非你资金特别雄厚,精力特别旺盛。否则最好选取一两家或两三家(我的意见是不超过3家,而且应该先选取1家,一定时间后有心得了,根据经济实力和“新大陆”之发现再扩选其他家)。当然如何选择艺术家也颇有讲求。总之在选择艺术家上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其实即使是一些大的艺术品投资机构,其选择的艺术家也多是三五家。这有什么道理?大概跟你买股票类似。至于投资古玩,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有精品意识和专题意识,同样不宜遍地开花。必须说明的是:上面的建议是针对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直白说就是要动到你的“银库”的行为。你当然还很有可能有只鉴赏不收藏投资的活动,这种纯鉴赏的活动则应该开拓视野,古今中外广泛涉猎,不局限于三五家,这对你提高鉴赏能力和理性收藏投资艺术品有莫大帮助。
七、不收跟风作品、复印机式作品
不可否认,一切艺术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自己的个性成分,即使临摹品也有临摹者个性的投射。你要说某件作品毫无个性,那就绝对化了。毕竟“画为心迹”,每颗心都不一样,每幅画就不可能绝对无个性。但是当一幅画共性超过个性、因袭创作原创,则其艺术价值就高不到那里去。所以必须在“个性”前加“鲜明”二字,作为强调。当下跟风作品、复印机式的作品不少,如学黄宾虹已到了“遍地黄”的地步。走这一路的艺术家有些虽声名显赫,但其实际艺术水平却是平庸的。成功艺术家的作品必须具备鲜明的辨识性,即使不看落款,也能看出是某家的作品。而鲜明的辨识性源于源于作品鲜明的个性,源于艺术家的强烈的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
八、不收思想平庸,内涵空洞的花哨作品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仅是对学者的要求,也是对艺术家的要求。平庸的思想不可能产生卓越的作品。这一条“军规”实际上与上一条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家只有精神独立才有可能具备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作品中体现鲜明个性。许多朋友可能会问:“思想”“精神”这些东西很玄乎,怎么才能在艺术家的作品中领略到呢?这有赖于你的艺术鉴赏能力。当你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的一定的程度,对于作品思想的平庸和卓异自能分辨,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没有比较“省力”的捷径呢?有的。就是去了解作者的其他方面的的信息:如学养、文字、言行等等。作品思想不平庸的艺术家在其人生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是不平庸的。例如一个见到高官贵戚就点头哈腰、毕恭毕敬、逢迎拍马的艺术家;一个面对惨淡人生、对社会丑恶现象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艺术家;一个明哲保身,逃避责任,毫无担当精神的艺术家,他的思想肯定是缺乏高度的。而在学养方面,艺术家是否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关乎艺术品内涵是丰富还是单薄。有人问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为什么他的画反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周臣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耳。”可见学养深厚与否对作品的影响。古今许多艺术大师不乏博学鸿儒,他们的造诣往往具多面性。如苏东坡既是书法家又是画家又是文学家,多重身份。米芾、黄庭坚、黄公望、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徐渭、陈白阳、董其昌、弘一、丰子恺……无不如此。学者型艺术家和才子型艺术家从来都是市场热捧而永远不会跌落的艺术“硬通货”。
九、只收艺术家作品,不收非艺术家的名人作品
政界名人、学界名人、名作家、大科学家、影视明星、体坛明星、名僧名道……等名人作品,除非其本人同时又是造诣不低的书画家,否则其作品皆不宜收藏。非书画艺术家的名人作品其艺术水平往往十分低劣,属于书画垃圾。哪怕其人声名十分显赫,比如是总统、总理、将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运冠军、当代高僧等等,他们对艺术为何物常常一无所知,怎能期待他们能创作出高水准的艺术佳作?他们的涂鸦之作可以当做“名人墨迹”收藏,但绝不可以当做艺术品收藏投资。有些非艺术家的文化名人对书画略有涉猎,但并非专攻,也应限收,如赵朴初、楚图南、南怀瑾、贾平凹、易中天等人之作品,都只能视为名人翰墨,而不宜列入艺术品范畴。而像饶宗颐这样的文化大师,在书画方面也是嘎嘎独造,其本身就是书画大家,则可纳入艺术收藏之列。
十、只收实际水平高的作品,不收头衔大得惊人实际水平低劣庸俗不堪的作品
因为中国艺术体制的逆淘汰效应十分普遍,有真才实学的卓越艺术家往往是“处江湖之远”,他们不在国家画院里,不是美院教授,不是这个协会那个中心的会长理事,他们只是一介布衣,但是他们的水平却远在那些体制内的院长、会长和教授之上。这种现象是逆淘汰的社会体制造成的。不甘于平庸的艺术家必定是不适于体制内生存,所以往往被体制边沿化。而体制给了那些听话的艺术家大得吓人的头衔,却不能给它们艺术创造的天才。所以近二十年来涌现的艺术大师几乎全部来自体制外,如上面提到的黄叶村、黄秋园和陈子庄都是布衣之身,他们甚至连美术家协会的会员都不是,却让所有的有各种吓人头衔的体制内艺术家黯然失色。吴冠中先生曾经呼吁解散画院、美术家协会等这种僵化的艺术部门,说这些部门豢养了一批不下蛋的母鸡。的确,体制内的头衔已经成为束缚艺术家自由创作的紧箍咒,而许多体制内艺术家不但感觉不到紧箍咒的束缚,反而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博取更多更大的紧箍咒(头衔)。因此之故,他们用以艺术创作的时间也被各种社交活动和人情公关冲淡了。在这种状况下他们确实下不了什么好蛋(艺术佳作),虽然他们有一身非常华丽的羽毛。当然,也不能说体制内艺术家就绝对没有高才,还是有的,但他们毕竟是少数。而体制外艺术家也不见得都优秀,也有不少平庸不堪的。总之,这条军规的要点是选择艺术家作品要惟艺术水平是选,而不要惟头衔是选。
十一、淡化捡漏意识,按行情理性入市
这一条谈的人太多了,我就不再啰嗦。因一心想捡漏的迷思导致痛失交臂和吃大亏的事每天都在艺术市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