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刘瑜的一句话:文化不是司母戊鼎,两千年前长什么样,两千年后挖出来还是什么样。
但是相对于《我不是潘金莲》这部作品,他90年代的作品就显得没有美学追求,就像是在拍电视剧,而不是电影 ! 而相对于《唐山大地震》这类的影片,冯导好像终于有了甩开膀子开始干魄力,他终于抛开一些诉求(你懂的),他更接地气,去真正大胆的抓住观众的衣襟,死也不撒手。
从2006年的《夜宴》这部转型之作开始,冯导开始进军商业片,在我看来对于电影人而言,这是一条不归路,走上了就“万劫不复”。因为好不好,情怀当令箭,票房是标签。当然这没什么不好,这不会埋没有头脑的人,也让电影业开始不断求新求变。《我不是潘金莲》就是典型,无论是从内容主题,挑选演员,还是美学追求的角度。
这些年好莱坞大片不断进军中国市场,有一次约好朋友约看电影,问他:你想看哪个?他说:不论看啥,就是不看国产片!那一瞬间我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怎么就被嫌弃到这种程度了呢?当我看见《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我心一暖,我们还是有希望的,对了,去年还有《路边野餐》和《长江图》。
有些时候我们就是需要一剂猛药,就像好莱坞大片这种强心针,你要是不变得更好,我就引进国外的片子不断扎你,疼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长记性,然后赶紧改变。
当我们把眼光转移到人身上,人有一种对于疼痛的依赖性。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在监狱待了多年的图书管理者一样,他早已经适应了体制,早已经沦为了体制的奴隶,这等同于犯罪学上的一个术语,叫做被害人的受容性。所以,人有的时候会沉浸在疼痛的春秋大梦中不愿醒来。
就像你被初恋男朋友甩时久久不愿忘记,更多地时候就是沉浸在那种过往和现今对比下的痛。也像你发现你的能力被周围的人甩开好几条街时那种落寞,然后发现自己真的作死了太久,拿个鞭子抽自己一下,努力一下,然后说不定何时又给自己找理由停下了。如果开始阵痛时,我们能选择改变,选择摆脱依赖的恶俗,也许会不一样······
电影也好,导演也好,我们自己的生活也罢,为了更好,总要有所改变,干干净净的活着,潇潇洒洒的改变。“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