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网络文章《中国城市5大战略》。文章的结语说的很精彩:一个城市乃至一个都市圈的兴衰,除了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客观因素,更取决于以下主观能动因素:
首先是国家战略。如何取势借势,挂挡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兰—西城市群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文化复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双碳”战略等。
其次是政府意志。地方政府首脑能否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聚焦得力的战略抓手,先做好谋划和策划,再落到规划和计划,而且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是创新突破。能否跳出GDP至上和传统招商引资的思维惯性,勇于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和新旧动能的转换,充分调动社会,市场的力量,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
四是城市营销。是否重视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魅力,通过有效传播刷新社会认知,做到吸引远近各类资源。
一个大都市的发展取决于以上四个方面的主观努力,同样一个县域的发展也可以从上面四个方面发力。由此想到我们生活工作多年的兰州市红古区,想到海石湾,窑街的发展。作为地处西北的兰州市的一个远郊区县,应当如何规划布局,进而来进行创新突破,实现发展和崛起是每一个红古人应当关注的。记得红古区政府把红古区定位是: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之一,兰州——西宁一体发展已经是国家战略。红古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提出了红古要布局“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区;资源循环化利用示范基地;甘青大通道重要交通支点和现代物流基地;国家甘青藏旅游带的兰西黄金驿站;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大功能支撑,进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
红古区提出的目标不可谓不宏达,也切合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红古区本地的实际。但如何把脉号准本地发展的优势和瓶颈,进而布局整合本地的各类资源,把它们转变为推动本地发展的各类动能和引擎;能否把战略规划落到实处,推动本地经济社会腾飞 。这个也就成了考量当地党委政府集体智慧和执行力的试金石。
位卑未敢忘忧国,本人在红古已经生活了30年,30年的岁月也是自己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为红古区的发展增砖添瓦的30年。在这个30年里,我也见证了红古区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崛起。红古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 、水利和人力和自然资源条件,经过30年的发展,红古区尤其是海石湾镇已经具备了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的雏形,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区位优势,人力物力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具备了重新崛起的条件,只不过目前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不小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红古区在经济体量、人口资源方面还不够大,对外的辐射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红古区行政区域内只有户籍人口14.3万人,海石湾城区也不过五万人左右,不足以支撑起兰州—西宁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和崛起。曾经作为红古区两大发展龙头的海石湾镇和窑街镇发展的最大的瓶颈都是经济资源、人口总量太少,发展后劲乏力。
首先是海石湾,在1989年红古区政府搬迁到海石湾以后,作为红古区的行政中心,海石湾经过30年的建设,从经济文化 ,从基础设施,从城市规模面貌方面的确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建设方面海石湾“四纵四横”的城市框架已经建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海石湾北区已经有了新型城市的面貌,横跨湟水河的川海大桥,团结桥的建成连接了海石湾和青海海东民和川口镇,推动了两地的一体交流发展。海石湾南区滨河路的建成通车拉开了南区发展的框架。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里海石湾进一步发展面临后劲乏力的问题,海石湾大量新开发的楼盘空置率越来越高,新的贸易商铺大量闲置。近几年海石湾的房价增长乏力,有下跌的风险,而湟水河对岸是人口超过40万的青海民和县,民和县城所在地川口镇川垣新区的房价已经超过7000元,平均比海石湾高2000元。海石湾南区滨河路开通后,海石独立高中,红古区人民医院将相继搬迁到海石湾南区滨河路沿线。海石湾南区和民和川垣新区一河之隔,距离很近。目前两地已经开通公交车,通过川海大桥和团结桥,海石湾和民和川口镇连接更加紧密。海石湾下一步的发展应当是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吸引红古川区以及民和县城周边的人来海石湾居住投资,来安家兴业。应该这样说,除了红古川区和窑街,邻近的民和县庞大的人口存量就是海石湾下一步发展的资源存量和潜力。如何吸引海石湾周边以及民和县的居民来海石湾居住投资兴业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和文章 。如何打破两省两地的行政区划的藩篱和壁垒,如何实现两地在资源、人口迁移上的自觉自愿自由,两地如何在教育,医疗方面政策一体,发展资源实现两地一体共享,如何实现两地的政策一体互通是摆在两地居民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考量红古区党政领导智慧魄力和能否担当的试金石。海石湾,民和县两地山水相连,同处河湟腹地,自古一来就是同根同脉,川海一家,人文互通,民间的人文、经贸交流自古绵延不绝。人为的行政区划成为了两地实现互联互通,一体融合发展的藩篱。如何创新思维,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实现两地长远一体深度的融合发展,这是决定未来红古能否二次崛起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唯一的机会。可以大胆地设想,如果两地领导有魄力,敢担当,积极主动争取甘青两省和中央的政策支持倾斜。或者干脆把争取红古区,民和县单独划出来,成立一个经济特区——川海市。中央再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繁荣兴旺的新的经济特区将在甘青两省交接处崛起。这也将会为甘青两省一体合作发展趟出一条新路,树立新的示范和标杆。
再说窑街镇。当年窑街镇因煤碳资源开发而振兴,曾经的窑街镇在鼎盛时期商贸繁荣,厂矿密集,资源富积,本地常驻和流动人口接近10万,号称“陇原第一大镇”,民间号称当年的窑街为“小香港”。无奈进入21世纪以后,窑街地区的煤矿资源接近枯竭,尤其是国家出于环保和资源整合需要关闭当地近30余家民营小煤矿以后,窑街地区更是缺少拉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大量的人口外迁,窑街地区日益没落。在2010年,红古区政府为窑街地区争取到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项目,为窑街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绿化,优化生态环境,居民棚户区改造争取了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经过近十年的转型改造和发展,窑街地区初步改变了粉尘满天遍地,房屋老旧破的面目。从2021年开始,红古区政府在窑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如今的窑街天重新蓝了,路宽了,街道干净了。当年的采煤沉陷区如今转变为大片的绿地公园,窑街滨河沿线的大片小区更是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窑街地区开始重现“大通河畔大花园”的景致。
但现在的窑街还是面临人气不足的问题,大量的人口外迁,窑街地区尽管地处大通河畔,有完善的城镇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有干净敞亮的滨河小区,有大片红花绿树成荫的游园。但窑街地区大量人口外迁,常驻人口已经不足3万,房价直线下跌,商贸疲惫,经济增长乏力成为窑街发展崛起最大的制约和瓶颈。
窑街地区和青海民和以及甘肃永登的河桥镇、七山乡接壤,相邻的地方还有青海乐都和甘肃永登的连城,民乐,通远等乡镇,这些地方除大通河沿岸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居住开发之外,多数都是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脆弱的地方,好多地方山大沟深,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困苦。如果红古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把窑街周边相邻县区乡镇山区农村的居民大量组织搬迁来窑街安家居住,国家给予一定的产业补贴,使搬迁居民能搬得动,住的下,留得住,有产业。使搬迁居民有能力有条件购买窑街地区的存量房屋安家居住。使窑街地区已有的教育、医疗资源得以盘活振兴。窑街地区人口有了恢复增长,国家再对窑街地区产业发展给予一定支持,充分利用窑街地区优越的水利,交通和工业基础,大力开发窑街地区闲置的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城郊农业以及商贸和旅游产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现代工业,使窑街地区的居民居有屋,行有路,还有地方做工兴业,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窑街地区的搬迁居民便成了推动窑街重新发展繁荣的动能。窑街新搬迁居民原有的居住地都是生态脆弱的山区,国家在原有居民搬迁出去以后,可以对当地的山林草封闭保护,封山种草育林,恢复当地生态。依据当地生态承载力,适当保留人口,适度发展种养殖产业。
可以设想,当窑街地区生态恢复,变成宜居宜游的“大花园”当窑街地区接纳大量周边地区生态移民,人口实现恢复增长,本地闲置的小区房产得以盘活,窑街地区原有的教育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窑街地区借助人口的增长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发展工商贸易等产业,窑街地区重新实现人口稠密,百业兴旺。大量外地游客经过窑街去鲁土司衙门,连城吐鲁沟,青海互助北山旅游,途径窑街在这里休息居住,补充给养,短时间在这里停留休闲观光,窑街便成了名符其实的甘青线上的旅游黄金驿站。到那时一个新的人气产业兴旺的“陇原第一大镇”将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