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境界的不同直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据蝴蝶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初的这些不同会在以后显示出巨大的差距,这也应了一位作家曾经说话的那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别。
那么学习者都有什么样的境界呢?
第一重:王夫人境界。以收藏、整理信息为主要目标,特点是只收不用,相当于文档管理员。
第二重:王语嫣境界。能够对信息加以加工、梳理,并结合自身经验化为己用。特点是能够将信息变成知识,并且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普通人变成了专家。相当于武林高手。
第三重:张三丰境界。不仅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自己变成专家,还能够教授于人,帮助别人成为专家。特点是善于用讲课或者写作的方式输出,以教为学,这是学习者的最高境界——学习的促进者,相当于老师或者教练。
发现了吗?学习者最高的境界就是输出,就是教会别人,以教为学的过程会让自己成长的特别快。
有人会说:以前不是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吗?
的确,以前可能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可是别忘了,师父不是一成不变的,师父也在不断精进呢,师父在不断教徒弟的过程中水平是越来越高的。可见,当师父不仅在成全别人,更是在完善自己。
大智慧都是想通的,因为它们都是底层规律,是临界知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过费曼技巧,如果听到过,你就会发现,上面的第三种境界,其实跟费曼技巧有着同工之妙。只不过中间步骤不一样,而大概意思是一致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不知道赵周老师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费曼技巧的作者是不是参考的是同一种学习方法,但是为什么他们学会之后不仅可以自己成为特别牛的人,而且还能教会大量的人使用?我想是因为他们都结合了自己的经验。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书籍,对于致用类图书来说,同一个主题的书更是数不胜数。主题阅读告诉我们要先读经典,原因就在于后面的很多书其实都是对于经典书籍的再解释,是以经典书籍的理论为根基,结合自身经验的再次改进,甚至有些就是直接将经典书里面的内容换成了自己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学会甄别。当然了,不是说非经典书就不好,能够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讲出内容就已经很牛了,何况还能结合现在这个时代以及经验再进行改进。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第三种境界的学习者,不断精进自己,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书笔记之——《这样读书就够了》P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