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他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永远的活在了历史长河中。
他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尤其他的《少年中国说》,读起来朗朗上口,振奋人心,满篇都是爱国之情,已经被收入小学生语文课本。
就是这样一位大忙人,他在教子方面创造出无人能及的纪录。
他的九位孩子,在多个领域,各有所长,并且全都回国做贡献。
其中三位成为院士:
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这和梁启超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
01 什么是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
当代社会,很多人对“家风”存在误会,认为书香门第才会有家风、家训。
其实不然,每个家庭都有它的风格和底线,只是没有形成体系。
我小时候,妈妈常说:“吃亏是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等等。
现在想来,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
02 但凡伟人,背后都有不俗的家风、家训。
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
曾国藩,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反射弧有点长的人。
但是,他对成功有着特别的执着和渴望,并在一次次失败后,更加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他的《曾国藩家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古有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今有习仲勋以“雪中送炭惟吾愿”示子女,无不表明,个人德性的生长有赖于家庭伦理的滋养。
03 优良的家风家训,是破除“盛不过三代”魔咒的唯一法宝。
“盛不过三代”就像一个魔咒,很多名门望族都倒在了三代之内。
影响最大的非秦王朝莫属。
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开启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令人遗憾的是,“秦二世而亡”。
轰轰烈烈的一代王朝,终结在秦二世作死的道路上。
老一辈打下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有个败家的继承者。
优良的家风、家训,是守住家业的基石。
老家一邻居,夫妻俩勤俭持家,生活还算富裕。
膝下有一子,非常宠爱,孩子要什么,老两口都会想尽办法给他买来。
从昂贵的玩具,到贵重的奢侈品,最后迷上了赌博,输的倾家荡产。
房子都被拿去赌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泯然于众人都算是幸运的;
更可怕的是,孩子走了下坡路,违法犯罪,父母岂不追悔莫及。
事实上,大多数的名门望族都是盛不过三代,可是曾氏家族却是代有英才,层出不穷。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正是曾国藩对家风家训的重视,才会出现像曾纪泽,曾广全,曾兆伦等,一代一代杰出的人物。
时至今日,曾国藩的后辈已传至第八代,且已遍布世界各地。尽管如此,曾国藩所倡导的家风家训,仍对这些后人有深深的影响。
写在最后
家风是家的灵魂,家风是家的支柱,家风是家的根基。
父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我们取其精华,补充精髓,加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传承给孩子的财富,最贵的是,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