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在想为什么自己每次都会一不小心都写多了,特别是这种亲子教育类的。总体而言,可能是还是自己的案例太多导致倾诉欲太强-_-|| 希望未来我女儿看到文章的时候我自己先不要打脸,然后呢,她也不要觉得我是个啰嗦的油腻中年。
第二部分很精彩,因为开篇就来了个辟谣帖,关于大脑的五个科学谬误。
在这里我特别要分享2点。第一点是关于左右脑的,谬误太多。这里直接上图原文关于左右脑的说法,我在思维导图的课程上也多次重申过,各有优势,不要夸大差异。
第二点是关于记忆学习。《最强大脑》很多人都看过,我们连题目还没看完,人家就把答案说出来了,总是碾压我们的智商,很有挫败感,所以我后来也弃疗了。但我知道那些选手除了自身先天的优势,更离不开后期的刻苦训练。我自己小的时候很喜欢看书,但是不擅长也很讨厌背课文。所以语文成绩虽然不错,但是扣分项基本都是在默写课文上面。后来我就自己买了些什么神奇记忆术之类的东西来看(大概初中),至今家里应该还存着。我自己脑子里是不太信这些东西的,可能因为那时候我自己还小,一开始觉得哇塞我好厉害我马上要变身背诵狂人了,然后就觉得很新鲜(小学时候出门买个东西先小本本上写个清单,做完一件事划掉一件,初中自学了那个神奇记忆术之后,先把要买的东西编代码,然后空手去,根据编码回忆)。但是,再后来,我也就觉得没那么有趣了。因为我背诵课文本身就已经很头疼了,你让我再编码,再去记那些编码,这不是南辕北辙吗?而且如果这样背诵课文又有什么意思?难道不是理解课文更重要吗?好巧不巧,那天去我一个老师家里吃饭,她女儿在学记忆术,告诉我现在三十六计她已经都记得了。三十六计,一下子把我带到了当时自学神奇记忆术的情境,我说你们怎么记围魏救赵的?是不是老师让你们找的场景是鸭子围着围巾,脖子上套个照相机之类的?她说你怎么知道?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要么就是现在还有人在炒十几年前的冷饭,要么就是我当年没有恒心坚持所以错失了十几年的机会?我也不知道……
说个八卦,有一次听一个微课,据说是世界级的记忆大师云云,反正身份牛逼的不得了,也没多少钱,我想着也许时代变了应该不是以前的内容了,所以就听听咯。结果我一直在走神,听到一半我妈问我,你平时是这样给人家上课的吗?有人听吗?搞得我也很尴尬,我说也许人家擅长的是记忆而不是讲课吧。我妈说,那就专心搞记忆呗,讲的我都听不下去了。呵呵。
关于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我也有一些要说的。书中推荐了一部电影叫《头脑特工队》,这也是我安利给好多学员和朋友要看的电影,后来在春美的鼓励咨询课上我也再次推荐了。这部片子最终从27种情绪里面挑选了快乐 、恐惧 、厌恶 、悲伤 、愤怒五种特别有代表性的情绪(27这个数字未能溯源,我自己认知中是正面管教有63个情绪认知脸谱),并且很形象的表达了情绪的产生和发展。
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的一点事,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确实做到了尽量引导她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梳理自己有这样情绪的来源,以及下一次怎么处理会更好。这是有些教训的,比如我女儿有次要拿手机我没同意,她说我生气了,我还没想好怎么回复她,她立刻就坐到地上说我要耍赖了,然后就躺下来打滚。我当时看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觉得很有趣很可爱???还喊我妈来看热闹,我妈对我女儿说再滚就要打屁股了,然后把我女儿拎起来了,随后也把我骂了一顿,让我想想自己怎么做母亲的。后来我问我女儿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发fen(发疯),我就问她为什么会发疯,她说因为妈妈不给我看手机。我说所以你很生气对吗?对。所以你用发疯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你觉得这样好吗?不好。……后来又聊了一下,但因为她还小,表达很有限,我自己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好办法,所以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了,只能不时去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识别没有问题,讲道理,也没问题,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更多的方法。
当然,凡事有个度,也是文中提到的厘清育儿迷思。我们现在的信息来源太丰富,各种公号推文应接不暇,但首先,信息来源是哪里?比如我非常喜欢的陈小舒,为什么我喜欢她,不只是因为她接地气,是因为她本身写东西都是有理有据有索引有参考文献。但小舒的推荐我也并不都buy in,因为不一定适用我女儿。像这种比较靠谱的公众号其实不多,前阵子不是还爆出来一个网红育儿博主把自己六岁女儿独自留在家中的事情么?现在这种文字真的不敢点开了。
厘清育儿迷思这个章节对我来说最有用的就是关于惩罚。有阵子我女儿很喜欢打人,有时候是看得出来理由的,有时候就是真的……反正我很头疼,非常不愿意一个人带她出去和别人玩耍,有次她被人家发飙我很暴力的回击了一下,那段时间也是苦恼的不行,问了好多个资深的育儿老师。现在虽然她大了不主动打人了,但是我也学会了坚持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在公众场合斥责宝宝。这曾让我很纠结,比如我们先打人了,有时候不是你道歉就结束的,对方心里不爽,要找你或者你孩子出气的,(可能因为我家里人一直说你必须自己先训她不然别人就会训她和你,毕竟这样的案例也是频出的),而且我也确实想借机教训下孩子不要惹事。但事实上这样真的很不好,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童年虽然被当众斥责的次数不多,但也曾经有过,为什么我至今还记得其实也算是童年的小伤痛了。
想要科学育儿,很重要一点就是让他有主宰权。我自己小时候经常和我妈杠上,比如一家人出去哪个亲戚家吃饭,她叫我穿这个,我要穿那个,然后彼此谁也不让谁,搞得非常不愉快(好像很多妈妈都这样,为什么上一辈的中国女人这么强势啊?)。我爸倒是比较民主,说我女儿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所以每次都是在我爸的调节中解决问题,第三选择!然而作为小孩子来讲,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虽然现在我妈管不了我了,但仍然会叨叨个不停,大部分情况下我也就是当成耳边风了。
自从有了女儿之后,我对她一直是非原则性问题爱咋咋地,所以她爸爸觉得我有点溺爱,我妈就更不用说了,今天还在说我太惯着女儿了,这么小的孩子穿衣服还挑颜色挑款式,这个不好看那个不配的。我倒是挺坚持的觉得,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吗?她这么小就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审美,并且还能表达出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情。虽然也因此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浪费倒没有,她不要的东西我都会洗洗干净送给好朋友家再次利用),当然后来我再买什么东西也会先给她看一下,让她自己选择,并且约法三章,目前做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