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我是六年级语文教师丁红光,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气,气清景明之意,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清明,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的节气,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说起它,就牵出了中国节气体系当中最大的一宗“兼并重组”。由于时间上较为接近,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合并了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与上巳节(农历三月三),继承了寒食祭祖和上巳踏青的习俗,演化成为今日的清明节。
关于寒食节,我们不能不提到晋国贤臣介子推,后人尊为介子,因为“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绵山,晋文公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即清明节的前一天。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那么清明节有哪些节日习俗呢?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史料记载,扫墓习俗起源于周代,到秦汉时代形成祭墓的礼俗,到了唐代,扫墓日期固定在清明节。
清明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后,旅客输送量年均增长10%以上,航空公司竟一票难求。千里迢迢,匆匆赶路,原来除了纷纷春雨,还有纷纷归人。记得年幼,祖父都要带上我们几个小孩去扫墓,山草野径的坟茔里,埋葬着祖父的祖父,祖父的父母----虽然我们素未谋面。而如今,祖父也成为了我和家人们祭祀哀悼的人。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也许这就是融入血脉的眷念,因为这是我们的来处。
去年的清明节,我们省二远洋师生前往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慎终追远的主题活动,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更是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哀悼三天前在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中牺牲的27名消防战士和3名地方群众干部。我们的岁月静好,一直有人在赴汤蹈火。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感恩先辈,致敬先烈。珍视今天的美好生活。
清明节还有踏青春游的习俗,踏青,古时称探春、寻春等。清明是难得的踏青机会,我们可以和家人相约到净月潭公园徒步,寻找傲雪盛开的冰凌花,一起感受冰消雪融的春和景明,古诗中说:“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描述的就是清明节踏青春游的民俗。
此外,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习俗,古人认为,清明节放飞风筝可以消除灾难、放飞晦气。祈求天赐好运,一年平安吉祥。这两天,6、7年级的同学们刚刚在操场上体验了“忙趁东风放纸鸢”,各种花色的风筝漫泻于操场上空,飘飘然扶摇直上,把蓝天白云衬托得格外高远而明亮。同学们奔跑着、欢呼着、快然自足。
清明节的习俗还有荡秋千,蹴鞠,戴柳插柳。清明节这一天,既是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感伤之日,也是扑蝶插柳、踏青赏春佳节。清明时节,教会我们做人,清洁、清廉、清净,无非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无非一个明白,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清明是责任、是哀思、是感恩,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