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假如有用的话,恐龙也不会成为化石
古代是否有心理专家?
现代心理学盛行是人口基数导致的现象具现化还是经济发展导致的情绪扭曲化,这是个问题?
有些时候,问题是个很好的伙伴,虽然我很长时间都阻止他与答案相会。
据说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个完美的自己,或者后宫三千,或者半臂江山,或者风流倜傥,或者知书达礼,或者能言善辩,或者…
每个人对于现实的承受压力都是有限的,只不过大家坚持的时间不同而已。
我曾经想接触不同阶级和层次的人,看看与我的差别,然后弥补自己的不足。
可能是我当时的运气不错,身边总是出现这样的人。因为我对个人思维与心理这一块有点自己的见解,所以我可以很轻易地进入他们的生活,观摩他们的圈子。
当时的我其实并没有得到好的答案,因为我并没有解读这些信息的能力。
后来,再某一天我看向天空,天空的颜色是灰色的。我转了转身子,天空中的灰色并不是完全的一样,有的地方颜色深一点,有的地方颜色浅一点。
我在想和我同龄的人是不是和我看到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富二代,权二代,星二代,这些词我总感觉是一些带有歧义色彩的词。
我曾经接触我富二代与权二代,我当时还比较好奇一点,后来发现貌似和大家长的一样。
只不过对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观测角度以及高度不同,所以和普通人确实存在点距离。
当我仰望天空的时候,2000年前是否会有同一个人站在我这个位置和我做着同样的动作?
当我观察蚂蚁的时候,是否国外的某个地方也有人和我做着同样的事情?
身体可以局限在地域之间,可是精神却可以做到仿佛就在眼前。
缘分这个词我通过查询得知是佛家最先提出的这个概念。
我曾经看见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好像是某部小说里的内容。讲的是一个和尚,在一个战场之中,四出捡法宝,遇到被别人抢到,就会说一句:施主,此物与我有缘。最后,另一个不给,结果就是被和尚一拳打的半死,然后拿着法宝走了,嘴里念叨着罪过罪过,祝施主早登极乐。
我其实并不认同与命运有关的东西,因为我家属于那种绝对的无神论者。就好比当年我喜欢一个女孩子,朋友问我喜欢哪一点。我说的是:喜欢一个人还需要理由?这个答案使朋友愣了好久。
后来,可能是受到的打击有点多了,我自身的信仰开始逐渐动摇。也可能是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多的接受命运的安排,等待缘分的到来,我也抱着跟着趋势走的态度,做着守株待兔般的举动开始俘获人生中的那只兔子。
可是,假如所有人都守株待兔,那么兔子从哪来?
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答案:缘分,亦作缘份;远者为缘,近者为因。缘与因之间没有质变,只是量变。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1]包括所有情感。爱情中,二人相爱的缘分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突然、一些偶然、一些必然组成的。
后世缘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它是出自一个宗教概念,儒家与道家并不突出缘分这个先导性,但是也会有机缘、机遇这一说法。
当然,缘分一词其实还有很多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何必纠结这俩个词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缘分其实已经开始成为物质生活的代名词。只有有钱,处处有缘。
一个县城的女孩再如何等待缘分的到来,你认为在同一个县的可能性有多大,又或者这个男子是否是其他偏远地方的孩子?
即使有缘那又如何,你有离开父母,远嫁他乡的运气,可是并不代表父母同意。
门当户对,并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这句话积累着祖辈对婚姻生活的结晶。
一个地区的男女比例肯定会有所差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肯定也有所不同,所谓的男女之间阶级的划分在现实面前本身就是个笑话。
只有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才会明白缘分其实就在身边,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活着并不代表生活的质量很高,有钱,有势,有人都不代表生活的质量。
目前的人最起码我还在坚持着缘分,只是不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而已?
当错误被当成真理横行于世的时候,我注定会因为坚持正确被社会所淘汰。
当虚伪与不信任开始流连于生活的时候,我注定会因为孤立无援而陷入痛苦的泥沼之中。
朋友曾经羡慕我四处奔波的日子,对于结婚的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可是他却不懂我奔波的意义,我其实向往他那样的生活,只不过我不敢去面对罢了。
其实,我曾经有很多次可以改变未来的机会,可是有时候命运其实并不是把握在自己手里。后来,发生的一切果然没出我的预料之外,可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只是证明我曾经是对的。
我一直以为人有点信仰是好的,可是遭受的失败多了,承受的打击多了,你才会发现当信仰所坍塌的时候,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你无法承担的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