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表妹给我打电话,向我请教一下,该怎么带孩子。经过沟通我才知道,昨天她带着我的小外甥女去逛超市。逛到零食区时,小外甥女非得要吃糖果,但是不凑巧的是,这两天她有点咳嗽,我表妹就没有给她买。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啦,小外甥女直接就躺在了地上,开始打滚儿各种扑腾,大有你不给我买,我就在这儿不走的意思。
我表妹跟我说:“姐,你知道我那个时候,我有多尴尬吗?好多人在看着,每过去一个人都是瞅完孩子再看我,那个时候真希望,有条地缝能钻进去,真恨不得把孩子拉起来打一顿。”
当然表妹也不可能真的打自己的孩子,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给小外甥女买了一点,这样小外甥女才不闹了。两个人才能安全地走出超市。
相信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吧,你们都是怎样做的呢?
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带女儿去超市,女儿只拿一件东西的经验。
一 提前告知
首先,在确定带女儿去超市之前,我都会先跟她沟通一下,我会问她:“妈妈一会儿要去超市,你是跟爸爸在家玩,还是跟妈妈一起去?”
这样就给了她一个选择权。
如果说她的选择是,跟我一起去超市,那我会告诉她:“你跟妈妈一起去超市可以,但是到了超市之后,我们只能买一样东西,拿你最喜欢的那一个,如果妈妈因为你选的太多,而不给你买的话,你不许在超市里面哭闹,不然妈妈以后就不会带你去超市了,也会有一段时间不会给你买零食和玩具。”
我这样说的好处是,让她自己选择去或不去;还让她知道,跟我去超市得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买太多的东西,如果想要买东西,前提条件是不能哭闹;还有就是如果哭闹的后果是什么,让她自己也清楚地知道。
一般这样说了以后,孩子心里就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在超市里哭闹。
然后在临出门的时候,我会再跟女儿确定一下,加深一下她的印象。
我会这样问她:“宝宝,我们去超市该怎么做呢?”
“妈妈去超市后,我只选一样零食。”
“宝宝你真棒,记得很清楚。还有什么吗?”适时的鼓励一下孩子,让她觉得自己能记住妈妈的话,是个棒孩子。
“还有就是我不能哭闹,哭闹的话妈妈下次就不带我去超市了”
还有就是到了超市,准备进入超市之前,我还得再问女儿一遍。
这样一般的时候,到了超市她就会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不会哭闹的。
可能一开始有的家长也是这样做了,但是到了超市之后宝宝还是会哭闹怎么办呢?
二 愿望清单
那这就需要用另外一种方法:列一个愿望清单。
如果宝宝已经选了一件她最喜欢的东西,但是她看到了别的玩具,或者说别的零食又想要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或者手机也可以,然后就说:“妈妈知道你也特别喜欢这个玩具,那我们现在把它记录下来,下次就来买这个,好不好?这次我们真的是只能拿一件,因为我们这周的预算有限,只有给你买一个的钱。”
给宝宝解释只能拿一件的原因,然后让宝宝心里对理财有个模糊的概念。
一般这个时候,宝宝就愉快的选东西了,等到下一次再去超市的时候,宝宝就会忘了这个事情,如果记的话,还是只拿一件的那个原则。
如果经历了提前沟通月末清单,宝宝还是在哭闹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三 做个假设
用宝宝在意的那一方面来假设一下。
记得刚开始带我女儿去超市的时候,她哭闹的时候我就会说:“呀,宝宝你一哭就变丑了,你看你的漂亮裙子也都脏了呢,这样你就不是小仙女了呢”。
我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般都会蹲下来搂着她,让她感受到我对她是尊重的,我们两个人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我说的时候用比较夸张的语气,或者用一个机器人的语气跟她说,这样孩子也容易接受。
一般我这样说过两遍之后,孩子就不会哭闹了,而且我还会告诉她,哭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样一整套下来以后,孩子基本上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哭闹着要其余的东西了。
如果,你家里也有这样,不给买东西就耍的宝宝,可以试下,效果很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