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知道王小波是在1997年,那时候他刚死没多久,校园里突然爆发王小波热,到处都在买他的书看,我顺手也就看了看,同时也对其人有了些了解。
也因此,在这篇日记里,我准备聊两个问题。一个是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文艺青年确定无疑。
你看看他在1996年干的事,在这年他考取了大货车的驾照,他对朋友说,“有一天实在混不下去了,就靠这个吧。”
从这一点看,当时他的写作并不怎么成功,至少他对靠写作养活自己没有多强的信心。可事实是,他在92年辞职时,曾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即使到96年学历有所贬值,以他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硕士学历,在大学里谋个稳定差事,还是不难的。(当时在天津,硕士到一般大学教书还分房呢!)
问题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厌恶世俗生活!
这个之前我曾写过《上帝为什么造文艺青年这种人》的文章,在里面曾讨论过,由于厌恶世俗生活,必然导致逃避人际关系,所以即使以后混不下去,也宁愿去开大货车,而不是去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学教书。
从这点看,归隐江湖是每个文艺青年心中的梦!
我想谈的第二点是,王小波生前孤寂无名到准备开大货车,为何死后一夜成名,万人瞩目。
严格来讲,说王小波生前一点名气没有也不对,他曾经写过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还得过奖,《黄金时代》等作品出版也没有什么障碍。
问题是市场销量和读者影响力一直不怎么样,那为何死后就突然好了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传播学中的舆论导向问题。
现在写文章的很多,但很多跟生前的王小波一样,影响力都不怎么地。这并不是说这些人写的不好,或者写的不对。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合适的人说你写的好。
我所说的合适的人,是指在读者群体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只要意见领袖一发声,经过适当传播之后,会产生羊群效应,也就说是后来的跟随者也会跟着叫好,哪怕他不太清楚这些好是什么。
流行学上通常管这个叫时尚。
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本身就是个意见领袖,她本人也能召唤其他的意见领袖,所以王小波热起来,是很容易的事。
另外,李银河老师也很善于推广王小波,每年忌日经常会抛出几封情书,今年更是去了豆瓣做宣传。这样做对于把王小波热,年复一年的维持下去非常有帮助,虽说李老师本人也有所属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王小波的缅怀和纪念。
所以对于写作,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位置决定影响力,也就是说得有人把你捧到前台上去才行。问题是有些人捧上去也不行,所以自己的实力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现在,斯人已去,许个愿吧:我希望后来的王小波们,不用开大货车也能养活自己,不用意见领袖的推捧也能展示自己,希望文艺青年们也能迎来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