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毅:
明明德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至善,至善实际上就是明明德,两个说的是一回事。这是分开了讲的,中间入手的方法是亲民,通过有境界的亲民来达到不同层次的明德,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但是这里用了一个字:止。
止于至善:什么叫止?大学接下来讲的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先得出止,止完了得出五个,定静安虑得。
我们讲止,知止而后有定,定后而能静,静后而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主谓结构思维意识之止,动宾结构知其所以止则止。
止其实,实止则止,实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实,其道光明。--周易
大家看他用的字是不一样的,知止而后有定,它用的是有。定而后能静,他用的是能。后面都用能,
它们为什么不能换?
什么叫知止?
1、止的最初始状态是脚趾,他的含义是脚指的方向,就是你要前进的方向。止是告诉你前进的方向。
2、脚踏上的状态就是止,奔跑当中有一只脚也是在止的状态,停顿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但是止和停还不是一个概念,知止而后有定,有是自然而然的一个因果关系,止是因定是果。只要止了就有定,但是定了之后能不能静呢?不一定。
定而后能静,换句话说定而后还能不静呢。后面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船之所以能定是因为船有茅头放下去,拴马有拴马的柱子,栓猴有栓猴的柱子。因为动物会跑的要把它定住就要用止的方法。
你要定在那至善的境界是有办法的,根本的办法就是那个止。我们刚才说了止有两种解法,第一个是知止,如果把知理解成妄想杂念,把知止住了。你就处于定的状态。
当你专心治至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得到定的境界,一心不动的时候看外物有静止不动的情况。武林高手能够后发先至,是因为他几乎专注于定的状态。他在看对方打来的每一拳,都是慢镜头。
今天有好多人着迷游戏,那也是一种定的境界,这个世界有三迷:色迷,财迷,官迷。一个人能迷进去一定有一种专心治至的定的状态,当然这个定叫邪定,不是正定不会得正果的。定是共法,即是是魔,也要修定法。定是一个修行方法。
有人会想,我怎么定不住呢?你止都没止住,怎么定呢?所以要根本了解这个止字。
南怀瑾在《大学》里讲的知止是止妄念,保住根本心。
但是《大学》里的知止讲:时间上知道什么时候该止,空间上知道什么时候该止。
该止的时候当止,该行的时候当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怠。这就是止。
现代人不知止。贪心没完没了。人得给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你做的一切是有效的,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适得其反,形成障碍。
知识多了叫所知障,就没办法吸收新知识了。
刘丰:
在科学角度讲止是一种自由度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知止,他知道一个人在世间边界条件。比如说他打篮球时候,篮球规则是原则,他不会轻易破坏这个原则,他知道止这个边界。知止又不是一个盲目的知止,那他的自由度在哪里呢?
就是他在篮球场上篮球规则是他的原则,到排球场上,篮球规则和他没关系,这也是对止的一种领悟。所以他表现出一种自由度,他需要的是智慧,他需要的是自在。
就像在现实之中我们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到公司里办理公司的角色,我在公司里当老板就要像一个老板,在家庭里当一个家长就要像一个家长,这是不同的纪律。但是如果他不知道反过来就麻烦了。在公司里像家长,在家里像老板,这肯定出问题。因此知止在这里体现了自由度的表达的一种境界。 可是一个不犯规的球员绝对不是好球员。因为一切规律都有它的局限。因此在任何一个层次上它的规矩都有局限。好球员知道他通过几次犯规就可以止住了,所以不会无限制的犯规。这里体现的是对边际规则的条件领悟。
当一个人可以在他的人生领域随意切换,出离一个境界,进入一个境界很自然,如果他没有一种具足的智慧,没有具足的自由度,那他根本达不到,这叫人道进佛道成。这是自由度的呈现一种生命状态。
另外止还有另外一层意义。
在现实三维空间的投影中要止其实很困难,因为心止不住的话在现实生活中也止不住。打坐之人如果心乱如麻,一点用都没有。因此真正的知止不是在物质空间里行为上的止,它是心的止,心归一处,心知道要止住。
即使他在动也是在止的状态,也是定的状态。所谓动中禅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入敌军千军万马取敌方上将如探囊取物,说明心止于当下一切事物的时间分解。
武林高手在搏击时看的动作都是慢动作,高度专注于当下的时候已经超越了三维的认知的时间关系了,当看到对方动作时候,意识可以将时间分解。在变慢的专注时间里,一切像的相对慢的运动。因此在高手对决时是靠禅定的功夫。
高手在动中实现禅静离像而实现当下。这个时候知止是达到新的止,就是投影源止了,更高级的是在投影源止了,投影象也止了。最后止于一处,这一处止于N维宇宙空间,N趋于无穷大。
当我们行为一处时就像《金刚经》里所说:心定在哪里可以降服一切妄念?佛祖说: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既发阿諾多罗三藐菩提心。 就是你的心要放在无上正等正觉那个N味宇宙空间,那个无穷大的空间就是发大愿。
当你处于那个状态下的时候,你的心可以进入当下任何一个静,同时你又可以出离任何一个静。如去如来,这个止不是静止于一个位置,一个空间状态的止。 它恰好是心归一处的止,因此最后用止于至善来表达心归一处,这是止的境界。自由度越高止的功夫越高。
刘弘毅:
对我们看电影,电影屏幕的画面是动态的,上面一幕幕的故事。如果把播放停掉,上面一切都是静态的图片。为什么静态的图片一转起来就变成动态的画面了呢?因为人的视觉分辨速度有限,一秒钟超过28个静止画面,通过人的视觉暂留,在人的视觉中就会有图像再现的效果。因此在高纬度和低纬度谈到的定不是一回事。
孔子说:止在生活中与我们修行相关的两点:
知足知止:知足戒掉贪念,不要贪多。贪和贫只有一点点的区别。你现在贪多了,也会贫穷。贪的结果一定是贫。人为什么贫?因为贪。二者一定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明白这个关系人就会知止。
贪,上金下贝,是眼前利益。眼前利益诱惑你让你贪心。这叫贪。
贫,是分贝,八把刀分你已有的财富,但是八刀分一贝。这叫贫。
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可以贪的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因果的,你不会沾便宜也不会吃亏,要分开了看这是中国人的文化。
贵贱两个字是你对待财富的态度:
贱字,两戈争一贝,争夺财富而大动干戈,其结果就是贱。别的品味也不会很高。
而正真的贵是正正方方的一个中,底下是财富中间有一条线隔开,对待财富的态度一定是以道而得之。以正向而得之的叫贵,得到的是正能量。贱得到的是负能量因此财富是分正负的。
贵贱,知其所止的时间什么时候应该止,知其止在什么空间什么位置上。
《大学》说的为人君止于臣,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静。每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是你的本分就是你的命。你不要这个角色就是不要这个命了。
现在有很多不要命的人,当爹不是一个合格的爹,当丈夫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当儿子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当伙计不是一个合格的伙计,当老板也不是一个合格的老板。这个命全倒了,你还想有好命这是做梦。孔子说:于止知其所止。 你就止在自己的岗位上。本分上,本位上,这就是你的命。当什么就要像什么得守这个德。
止有静中修的静止,动中修的安止,大学的止配合定静安就有定止,静止,安止。
规则叫道,遵守规则叫德,不遵守规则就叫违德,不遵守的时候道就不存在了,就不能继续了。止于自己的空间位置上是很重要的。 在亲民的过程中从身边的人开始做起,这就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超越了善恶的概念,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没有任何功德像在里面。
当孝子有什么功德啊?要什么奖励啊?你爹娘养大你就是最好的奖励。
我在公司里好好工作,老板给你开工资就是奖励,此外你还想要什么奖励?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命,你统统要做好的。还有一个问题每个人所处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比如天地君亲师在高层次,儿女在低层次。这个高低是自然位差,有在上位的有在下位的双方各走自己的路,两个境界互不干涉。我们现在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老板对我不好,我为什么对你好呢?你不仁我就不义我就不给你好好干。我就消极怠工。实际上安儒家说法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行他的道,你行你的道,两者没在一个道上,这就像开车一样,自己走自己的车道,对方的车走对方的车道互不干扰,如果你只看对面车道这边的规则就乱了。
所以不管父母慈不慈,父母孝不孝,老板仁不仁,我只管自己敬不敬。我自己说出的话一定要践行,一定要守信。因为你的境界和对方是不一样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你是天地之间的资产,天地之间的坏账不会轻易算到你的头上的。
刘丰:
这几句话说明每个人的人生应用题确实不一样,有的人这辈子是来超越情感的有些人是来驾驭财富的有些人是来超越恐惧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要来超越金钱的,所以很多问题就出现了。赚了钱很多人情感就出问题,天天提心吊胆,就是因为自己该做的题没有做。现实中所有问题进入投影源来看是相对固定的,这些关系在投影面上投影出一种像,另一个投影面里投出另外一个像。
佛家认为一切的事物在三维空间里发生时不存在开始和结束。
因为只有三维认知才有开始和结束,到第四维根本不存在开始和结束。故称之为:缘起。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有事物的关联是在投影源里的,至于在投影的象上投影出什么象,和投影源和投影象上的空间位置相关联。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把我们的生命看出一个圆满的球的话,他的不同切面就代表我们不同的前世和来生,那么当我们每一世都是标准的圆的时候,N趋于无穷多个圆的时候才圆满。如果在某一个面有一个坑,那个坑就是不圆满。当所有都圆满的时候我们生命内在才是真正的圆满。
换一句话说外部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内在的不圆满。我们累世见到的角色,是在面对不同的解答题。当我们真正相信止于至善的时候本自具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看事物就有更高的觉悟。
第一个境界是在赚钱是有匮乏感,刘弘毅老师说的贪,觉得自己要从外部得到财富;
第二个境界是创造一个系统,让钱自动流向自己,自己吸引财富。
第三个境界是止于至善,自己就是财富。自己具足圆满我在哪财富就在哪。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内在创造的。但自己内在没有匮乏感的时候,他内在输入一个指令,输入一个我有的,我富足的概念,那他投影出来就是有的状态。
如果我们教育小孩的时候说外面都是骗子都不要信,那孩子反映出一个到处是骗子的世界,如果我告诉孩子无条件的付出爱,那他投影出的世界就是充满爱的世界,没有恶人。
这个世界是内在有什么就投影出什么。我有一次给企业上课,之前销售总监动员培育狼性团队,我说如果你培养的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团队(海底捞)那你看到世间一切都是充满爱心的。那就是我们心里怎么想就充满什么样的能量,并呈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内在都是本自具足能够唤醒的,是我自己的认知创造我自己的实像。我们认知是什么就吸引什么,就会投影出什么样的事情。我们看止于至善对我们内在信心有多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投影出什么样的世界。
对于光也是这样,大部分人怕黑,第二境界的人可以吸引光(明星)光打到他身上来了,第三境界人认为我就是光,我就是正能量,光的面前哪有黑暗。光的面前有黑暗,有怀疑,害怕一定是光源被挡住了,那个东西是你自己的,你把它拿掉就不怕了。当你明明德的时候就是正信的时候,是验证本质具足的时候。当你不断验证本自具足的时候你就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对爱也是这样,认为我们在求爱认为别人要爱自己。第二境界人会让自己更有魅力,吸引别人的爱。 第三境界认为我就是爱,我在哪爱就在哪。
我本自具足,一切都是圆满的。你美妙的世界就是美妙的,你内在是美好的世界就是美好的。这就是投影源和投影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