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犀牛”是在任何领域都热情、勇敢、执着、坚持,对生活、爱情和理想不妥协也不顺从的人,这是一群富有创造力的、有激情的、不拘于成见的自由生活的人,面对生命固有的困境的倔强和不服输。——《恋爱的犀牛》症候群的特点
2018年8月4日终于在中南剧场看到了被称为“恋爱圣经”的《恋爱的犀牛》。剧中穿插了无厘头的生活段子和马路与明明之间大段哲学化的对白,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觉得生活就是有世俗的琐碎,也有神圣的精神,正如法国人说的c’est la vie. 同时,大段无厘头的段子正代表了这样的一个世界,马路与明明代表了他们在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的勇敢与执着。《恋爱的犀牛》一直在提醒我们“不死的欲望和平凡生活中英雄梦想”,生活中有一种纯粹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和保留,比如爱情、热情、勇敢、执着、创造和自由。很多人把一份好的工作、遇见一个合适的人等等当作一生的追求,这些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认可的、可估量和可比较的,而隐形的、宝贵的、难以比较和估量的人类精神与品质追求往往被人们忽略。
《恋爱的犀牛》借爱的主题去展现一个人的生命力和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敢
1999版饰演马路的郭涛这样说过:“坚持、执着,把你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努力去做好,作为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廖凡说“《恋爱的犀牛》在全世界各地、各大高校巡演达到1500场,现在我确信这是一种胜利,一种理想主义坚持的胜利”。饰演明明的黄湘丽说“不管时代怎么变,每一代人有多么不同,他们可能都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就像每次演出结束后马路都会说把美好的东西坚持到底”。齐溪说:“恋爱的犀牛通过一个爱的主题,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的勇气。”正如剧中一句台词:也有很多次我想要放弃,但是它在我身体的某个地方留下了疼痛的感觉,一想到它会在那儿隐隐作痛,一想到我看待一切的目光会因为那一点点疼痛而变得了无生气,我就怕了。
向下的重力VS向上的举力
生活和年龄、婚姻、琐碎似乎会拖着人们缓缓下坠,但是美好的东西、精神的力量会一直支撑人们度过难关,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人,他们都可以从优秀的书籍、戏剧、电影和展览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和坚强的力量。这让我想起木心,很多人会惊叹道为什么呆过监狱的木心出狱后依旧目光炯炯有神,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现在想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了。木心先生与尼采、屈原称兄道弟,视先贤为挚友,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和不屈的力量。年轻无关年龄,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一团不熄灭的火,一腔热情。许多伟大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也依靠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克服困难、开辟大道。我想《恋爱的犀牛》就是给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精神盛宴,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将美好的东西坚持到底,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更加勇敢,迸发出生命的力量。
接受比拒绝需要更大的力量
从《恋爱的犀牛》到《琥珀》再到《柔软》,编剧廖一梅也在不断的追寻,向世界发出追问,三部戏也见证了她心态的改变,她希望自己是一个放松、柔软、接受整个世界的人。她说:“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拒绝这个世界的人,只想接受我想象中的完美世界,你对世界总有一个自己的幻想,或者说一个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阶段、这个状态,就是他无视外面的世界,他认为自己内心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强无数倍,而且是以一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的那种心情,希望把这个世界变成自己想象的模样,大家可以把这个称为理想,也可以称为梦想,都有这样一个时刻。我和孟京辉都希望有巨大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慢慢的我发现这个拒绝其实是有一个巨大的力量,是有许多东西不能接受的,但我到现在这个时候,过了19年以后,我现在可以肯定的说接受比拒绝需要更大的力量,心量足够宽广的人,视野足够广大的人能够接受一切,这样的人比拒绝的人具有更大的力量。这个接受真的是现在说起来很轻松。我甚至是一个不能接受有太阳就有阴影的这样一个人,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有太阳就会有阴影。但对于我年轻的那个时候来说,觉得这个简直是一个不能忍受的事情,这个真的是一种自我折磨,或者是一个你跟世界之间相互试探、冲撞,然后像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理或者真相的一个过程。我所有的戏都是我自己追问的写照。”
爱情就像齿轮咬合
爱情就像齿轮需要磨合,两个人在一起就像两个齿轮,完完全全完美的咬合,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的,就在他们转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打掉对方的齿,然后慢慢在这个打掉磨合的过程中,他们会开始完美的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