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明日,就又要到了那个东风解冻,散而为雨的节气了,这将是我一生中的第十七个雨水。细细想来,还真是能入木三分地体会到《论语》中讲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什么意思。
此刻,已入亥时,虽说还未夜深人静,但也时候不早了,刚刚看到电视剧《正阳门下》里的饭馆,让我想起了秦门的面,那里的面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但遗憾的是因为那家饭馆离家太远,想吃一碗他家的面,怕是要在路上折腾很久,所以我也只能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了。
我是东北那旮瘩的人,南米北面,所以我爱吃面也是有渊源的!但要说最好吃的,当属“秦门”的那碗清汤面。那也是两年前了,我们一大家子计划在颐和园之前先填饱肚子,可这人生地不熟的,想找个不错的饭馆,也委实不是件易事,辗转了大约半个钟头,我们才跟着那个被我们尾随跟踪了一路的美团外卖小哥进了秦门的门,与其说那是家饭馆,还不如说是那是美团的“根据地”,刚一进门,先是一个接一个从门口进进出出的美团,然后是密密麻麻在前台和后厨门口等餐的美团,最后才是连空气中都充斥着陕西味道的餐馆,温暖的大红灯笼,挂着仿唐朝壁画的墙,古朴的镂空雕花木制屏风,榫卯结构大长条板凳,和在嘈杂的人声中不绝于耳的秦腔……过了许久,装在巨型大碗里的清汤面冒着袅袅婷婷的热气被店小二捧上了桌,量很足,吃得很撑,面很筋道,有嚼劲,但嚼起来也不费劲,正可谓是“恰到好处”,汤咸咸的,很有滋味儿……那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像以前的一位同窗好友——“小晨晨”做得一样好吃!除此之外,我还曾去过致美楼吃过一次清汤面,也是和亲戚一同去,那里放的是京剧,没有板凳和大红灯笼,只有用现代工艺制作的雕花红木桌椅和绘着牡丹的中式吊灯,在拐角处,封在精致的“木笼子”里的红灯笼拖着长长的穗子,颇有清朝王府的气息,还有老北京味儿的灰砖墙面,不过可惜的是,在那里吃完饭的大半年后,我才得知,原来,致美楼是“北京八大楼”之一,那碗面吃得我十分难以理解。
我想念秦门的面,但我更想念小晨晨的做的面,那时上小学的我们都还太小,我中午放学去她家吃饭,她家没人,巧了不是,我们都会煮面,说是会,其实也不会,我们不知道烧热的油上不能倒水,更没有要先放水的经验,导致倒水时,油和水不断往外溅,当时的情景对于年幼的我们俩来说真的很可怕,于是,我们在夏天穿上冬天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地趴在厨房的地上,举着水碗,宛如置身于战场上,枪林弹雨中一般匍匐前进着去往锅里加水,但是,那次我们的面,真的很好吃。
但现在,我们长大了,已经生疏了太多,我总不能贸然去她家邀请她和我一起做面吃,也只能偶尔去味道相似的秦门,回味一下那个充满泪水与汗水的童年,那味道回忆起来,就像秦门的那碗面,咸咸的,满满当当的,但却回味无穷,怎么也不肯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