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反驳
下午的某个时刻,想到有一段时间没有记录和手写,而此刻又有很多不确定和种种疑惑,在脑子里不停地假设、推翻、反驳。
想找人诉说或者探讨,得到的是自我提问后的经不起推敲。然后以为,自己无法想起楚的事情,跟任何人诉说,都是在浪费时间。
于是我想到了自由书写,这种曾经无数次陪伴我、支撑我的方式,在今天重新被想起来。
2、某种寂寥
昨天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问我老家在哪,他们自驾到了云南。今天问我昆明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是哪家,回答完她的问题后,我重新下载登录了QQ,那些没有联系的大学同学,都在里面。
看了动态,给生娃的、回母校的同学校友点了赞,给自己更新了资料,顺便发个动态拜年。看完名字备注下的几个人之后,再一次深刻地发现,彼时所谓的“大学同学”,其实是毕业即永别的关系。
或许是那时的我只关注自己的目标、想做的事情、想与之交往的人,进而忽略同窗、视而不见,于是有了近一年来愈发体会到的寂寥。
这种寂寥,在今年春节,除夕那天我取快递回来,看到同层楼邻居贴春联的那一刻尤为明显。那是我体会过的、最为幽深隐晦的寂寥,脑子里有个声音提醒我不要陷入自苦自怜,却在看到自己故作坚强和假装不在乎乃至于麻木之后,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无意义。
3、过程即喜悦
洗,切,烤,蒸,煮,瞬间就让心情变好,在手里的动作持续、等待和观望的过程里,那些自我反驳有了结论——是过于期待、不够耐心、耕耘未及。
然后,整个人开始缓和,方向更加清晰,目标开始宏大长远,内心生发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