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朋友讨论起来读书的事情,她惊讶于我的阅读速度,并且慨叹自己每每拿起书来读不了几分钟就分神了,然后这本书就再也没被宠幸过。
久而久之,读书仿佛变成了一种“理想”。毫无疑问,我们都觉得读书很美好,也是“应该要去做”的事,却总是很难以深入下去。
我深感认同。这种经历我和身边大部分的朋友都会有——兴致勃勃买回来一堆各种名头的“畅销书单”“必读书单”,却陷入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怪圈。
这种体验虽然说不上痛苦,但确实很让人尴尬,无论是面对身边的人,还是面对自己的计划时——没有人会在回顾阅读计划时看到进度少得可怜,还能泰然自处。
好在现在我的阅读效率一直维持在还算令自己满意的水平上,前阵子跟好友交流过一些经验,她试过一段时间后,建议我分享出来。但愿能够帮到更多的朋友。
说到阅读这件事,网络上也有很多“攻略”“教程”,或者说,“速成术”,提出了一些诸如“二十分钟读懂一本书”这样“很吓人”的方法。在付费体验过之后,我个人感觉那已经背离了阅读的初衷,成了“走马观花”。
当然这种理论也无可厚非,阅读有时是为了增加我们在社交时候的谈资,在这种目的下概览式地了解一本书的主旨思想、结构大概,足以应付。
但这一定不是阅读的本质。
并且,如果长此以往地依赖于“快捷获取信息”,往往不利于我们知识体系的建立,更不利于个人认知的形成与升级——许多人号称自己“博览群书”,而无法完成对某些观点的完整论证或反驳——“快餐式”阅读与后续的“无暇思考”,使得我们变成了“复读机”,需要我们发言时,只能想到的是,某某大V曾经说过ABC,某某名人的观点是123……至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却乏善可陈。
纸上谈兵尚不能得心应手,更遑论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了。
阅读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培养我们的“深度思考力”,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仅仅依靠快餐式碎片阅读,是不能够达到的。所以,接下来的诸多tips是围绕构建“深度思考力”展开。
保证阅读时间
一本两百页左右的专业类书籍(自己熟知领域内的),初次阅读大概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看似不容易挤出来,但算算看也不过是刷会朋友圈,看几篇无关痛痒八卦文章的事儿。古人读书讲究“三上”,厕上,马上,枕上,现在我们依然很好地传承了这“三上”,唯一不同的是,读书换成了刷手机。思及此,不由汗颜。
我很欣赏主持人董卿女士的做法,卧室里没有电子产品,睡前读一会书。当然,考虑到低碳生活,很多人更倾向于无纸化阅读,那也很简单,一台只有阅读功能的黑白屏kindle完全可以胜任。
对于我个人来说,纸质书能够带来更多的阅读快感,随手写写画画的便利以及沁入心脾的墨香会让我更享受阅读这件事。看到它们一本一本陈列于书架,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召唤,而每次读完一本,看着贴满标记的书本,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所以,我的建议是,至少每天保证一个小时不间断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去培养自己与书魂对话沟通的契合度。这样做的第一天,你就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阅读的选择
对我来说,读什么,很重要,甚至重要到,它决定了自己能否爱上读书。
走出象牙塔之后我明白一个道理:压力之下是无法“读闲书”的。当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时(譬如面临新的工作内容挑战),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作用远远比不上一本专业实操指南。
这就衍生出第二个建议:在读书的选择上,优秀的经典作品一定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品味的,但每个阶段的阅读重点应该有清晰的侧重。
这种思想也许会有些功利,但我想说的是,能够解燃眉之急的“对症之药”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职业转型时,我曾经一度困扰于即将踏入的新领域的不可捉摸,好在得益于老师推荐的几本专业书籍,读后顿觉”原来如此“,豁然开朗,转型期的那段时日也得以平稳度过。
而这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是让我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重要因素。
久而久之,实践会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认知:读书是可以让生活工作学习变得更好的。
那么,爱上阅读,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现代节奏很快,处在高压下的焦虑中,很多人想速成,可我们也要明白,从书中获取能量,并不是像吃一口菠菜就能变成大力水手那样简单。但一本“正中下怀”的书,却可能不经意间用一句话,一个观点,一种思维方式,帮我们打开任督二脉。
从现在起,不妨去试试有的放矢地读书吧,不管你是正在钻研厨艺,还是在提升个人形象,或者是争取职场晋升,去找本专业书吧,正对当下急需提升的技能领域,然后,去邂逅“恍然大悟“的快乐。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作品,在文学性艺术性上独领风骚,那是我们提升个人素养的读物,它们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我们的三观和人生,闲暇之时,一杯香茗伴读,细细品味也不失是一种享受。
阅读工具与仪式感
生活里,赏心悦目的小物件总会让我们觉得心情大好。读书也是如此。
我收集了形形色色的书签,以及各种写字很有感觉的笔,同时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我认真准备了读书笔记本。之前的读书笔记是很随意的手账本,自从我发现手账本容易掉页容易丢之后,就改用了这种大家伙。页码足够大,可以贴新买来的书的海报、腰封,遇到随书附赠的明信片或者书签,也可以粘贴上去。
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些习惯已经很久了,但直到现在,一想到能够看到笔记本里这些自己的所写所记,还有不经意间出现的很有设计感的腰封,都会觉得很开心。
我想,如果一开始还没有体会到阅读本身的快乐,就先给自己一个愉悦的阅读环境吧。
排除干扰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阅读时候面临巨大的干扰因素——手机。
其实很简单就能远离它的干扰——开启免打扰模式,调出轻音乐歌单,塞上耳机,大概只需要专心五到十分钟,剩下的时间,手机唯一的存在感也仅限于是个音乐播放器了。如果实在是难以抗拒手机的魔力,不如直接静音放远点,需要音乐的话用MP3吧。
手机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干扰作用体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段非常有共鸣的话,于是迫不及待想要拍照发朋友圈……
这还不算,发完之后心神不宁期待好友们的点赞评论,一分钟刷新一次看看是否有新增留言……
碰到有共鸣的文字是很美好的体验,不记录不痛快,不分享不安生……但这毫无疑问会让我们的阅读之旅半途而废。
我的做法是,用记号贴标记,并且会用笔在空白处简单写出共鸣点的关键词,阅读结束完整章节或者整本书之后整理读书笔记或者写读后感。
冷处理这些共鸣点,会让自己更理性地看待书中的信息和观点,也不会打断正在进行中的阅读。专门时间来整理读书笔记则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加深入地思考,组织逻辑语言。呶,这种深入思考力,不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吗?
读后感分享
读完一本书,除了做好读书笔记的整理,进行简短的读后感分享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与读书笔记不同,读后感更多的是记录我们的个人主观感受,可以天马行空,亦可以嬉笑怒骂。而分享的过程,实则是凝练观点与表达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度思考力会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加强。
当然,分享读后感可不是简单的拍张图书封面配上“好看!”“感动!”就可以的喔~
我的读后感一般都是如下写法,用的是锤子便签,非常方便。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小建议。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就是我们在拾级而上。在你真正“沉迷“阅读不能自拔之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点点帮助。
愿我们都能尽享阅读之乐。
若有未尽之处,不妨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