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晚上时间看完《我在未来等你》,很兴奋。在朋友圈推(zhuang)荐(B),留言有好几种:
1、哇,我曾经也很迷他。
2、最近怎么觉得他的书越来越没营养了。
3、我也喜欢他的书,很感动啊。
是啊,我大学时候爱得要死的张小娴,现在不也不爱了么?一个年纪一个时段喜欢的人,会变的,跟你的友情会变,曾经给ta的爱情,也会变。在你的眼里已经没有营养,也许是因为他写了那么多年还在写青春,无论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还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对待这个话题,有的人喜欢,因为觉得像在看自己的故事。而有的人已经麻木,如郝回归一般麻木。
郝回归痛恨现在的自己,深觉是过去过得太窝囊,所以才造成自己现在的局面。可是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发现,17岁的自己勇敢、有担当、有理想,36年的人生旅程,遇见太多的人和事,犹如粗糙的砂纸,将原本有棱有角不规则物体,打磨成光滑的圆球,以至于哪里是下坡,就往哪里滚,再也回不到原来高踞的位置。郝回归不知不觉改变了一些事情的结局,但是没有改变17岁时自己的梦想:“无论过了多少时间,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青春到底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是年轻么?借用臧克家的一句话:“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这里想把这句话改成:“有的人的青春看起来还在,可其实早已经埋入黄土,有的人即使白发苍苍,仍能闻到青春的味道。”像《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这种青春荷尔蒙的电影大卖,我想,就是因为他们可能做了观影者们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是一种向往,做了曾经他们也做过的事,是一种投射。会痛恨现在的自己,不就是因为不再有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么,美其名曰成长让人沉稳,其实只不过是生活让人变得畏畏缩缩。回头看,郝回归的困扰,不也是现在的自己的么。
曾经志愿是涉外旅游专业,想着旅游就是工作,半夜都能笑醒。可现实啪啪打脸,身边的人会告诉你:这个工作没想象中那么美好,走路走到吐,景点逛到吐,讲话讲到吐,到时候你肯定会痛恨这个工作。结果呢?最后还是阴差阳错,与它失之交臂。当自己一个人搬着全部家当、狼狈地来到大学宿舍时,第一天晚上舍友都睡下了,只有自己偷偷哭到不能自已,想回家、想退学。在此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坚强的小强,到哪都能快速适应,不知道自己会哭,也不知道什么是想家。那时候就告诉自己,毕业绝对不当老师。结果呢?一干就是三年。有时候痛恨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不勇敢一点,想辞职就辞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实会告诉你,除了这个职业你别无选择。oh不,即使有选择你够勇敢么?所以当下的处境总得归功于当初的懦弱,想要改变,唯有踏出第一步。
一直觉得,刘同写那么多的青春主题,是想教人不忘初心,要自己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你的呢?偶尔迷茫的时候,我想,它能让你看清自己。有人说,你才25岁因为还有青春所以大言不惭聊青春,有种你10年以后再来跟我聊!但是我想说:有的人青春也许留在了25甚至更早,而我的,我想、即使再过20年,还是觉得它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