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妈妈,她自己有学习困难。就是不能专注。
而她的女儿同样也不能专注学习。
而她知道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孩子在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就会无意识破坏。
比如孩子专心写作业的时候,她就会去打扰孩子。
以至于母女俩都有了“学习困难症”。
幸好这个妈妈是爱学习的妈妈,她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一股力量在作祟。
我们都知道很多创伤都来源于原生家庭,于是她开始不断追根溯源。
她发现她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孩子的外婆同样是一个有学习困难的人。
她跟母亲聊小时候的事情。母亲说,自己小时候犯过一个严重的错误。
有一次母亲带着自己的弟弟玩,那时候母亲才八岁左右。结果一下子分了神,弟弟出意外淹死了。
回家后,父母一直责备,是母亲没有看好弟弟,才导致了这个悲剧。
从此母亲没有办法再专注。
分析下为什么呢?
因为母亲只是没有专注于带弟弟,她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她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弟弟。
当时她一定走神了,但其实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当中去了。
而这个专注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所以在她的潜意识中就留下了专注=死亡的印记。
以至于后来她自己没办法学习,也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专注,女儿不允许外孙女专注。
看清楚这背后的代际传递了吗?
看到了这个模式后,要做的就是不断疗愈。在这个案例中,妈妈需要做的是先从自我分化开始。
这个分化是妈妈和自己的母亲的分化。母亲把当年这个创伤传递给了她,她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母亲的创伤,我要切断这个链条。
再是对自己的女儿,当女儿专注的时候,不再去打扰孩子,孩子自然就专注了。
说到底这个案例中,其实没孩子什么事儿。妈妈改变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妈妈自己疗愈后,也可以帮助母亲疗愈。(母亲愿意的情况下)。告诉母亲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并没有错。
她自己还是孩子,她没有能力去带比她小的弟弟,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是她的责任。
原生家庭真的有很多模式在不断被我们复制,比如我身边有亲戚跟我反馈,自己越来越像妈妈了,夫妻模式越来越像父母他们了。
我之前也写过自己有打孩子的冲动时,头脑中就会出现爸爸打我的情景。而爸爸的模式又来自爷爷。
精神分析认为,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模式,是因为我们太爱父母了,所以我们要坚定地和父母站在一起。看见这份爱就是疗愈的开始。
原生家庭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自己是可以选择去改变的去勇敢地停止这些可怕的强迫性重复,重新活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