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北上广大城市工作,当然是城市集聚效益下工作机会多,但近几年北上广人才济济,不少行业趋向饱和,再加上生活成本日益提高,在北上广的工作生活的不少年轻人开始考虑回老家或附近的城市,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得好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大城市别说买房了,租房费用高涨,每月的大半部分工资贡献给了房东。而与此同时,这两年不少二线城市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抛出橄榄枝,二线城市以武汉、长沙和西安为代表,推出留住或吸引百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计划,对应届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坎”,还适时发放补贴。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考虑,中小型城市发展潜力巨大。不少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的内心是矛盾的,怀揣着梦想来到大城市工作,但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重担让他们看不到未来,是去还是留,很难抉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郑杨(化名)是个热爱生活的大男孩,怀着梦想从家乡嘉兴跑到北京去工作,从事着互联网工作,在北京这样互联网发展比较发达的城市,找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刚毕业就拿4000元的薪水,刨去房租吃饭交通等费用,每月剩点零花钱用于简单的娱乐活动,比如看看电影,平时买个专业书提升自己能力。单身生活简单而充实,但工作两年的他工作没起色,还是个小程序员,加薪也不多,他内心开始纠结,是继续在北京努力工作,还是回家乡工作?
对现在的郑杨来说,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太大了,他现在工作的公司,就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就有二十多个,而他才工作两年多,人家工作了三五年的还都只是个项目小组长,想要升迁看不到希望,他曾想跳槽,但面试后人家最多给他加20%的薪水,而北漂生活成本那么高,加薪最多让他多买点书吧。父母在不远游,他们也希望郑杨能回嘉兴去工作,但小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工作机会,我是怕回家后再也没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如果回去很难再走出来。
其实像郑杨这样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情况不清楚的人不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还是选择继续在北上广大城市里“混日子”。其实现在不少高科技行业或是大型制造业迫于大城市的高成本,正在往二线城市搬迁,比如说微电子行业,在成都西安武汉等二线城市都有布局。而二线城市的吸引人才的入户政策更人性化,又有着较低的房价,安居才能乐业,相信如果选择去那工作生活,舒适度会大大提升。郑杨最终还是选择回嘉兴发展,在半年后,回到嘉兴的他找到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三个月后能力不错的他已经是个项目组长,带领小团队开发软件,并解决团队里的问题,相信在北京两年的工作让他能力得到成长提升,回家乡上班最大的好处是有机会发挥他的才能。听说他亲戚是开物流公司,于是开发了一套物流管理软件,类似打车这类app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实现对货物和车辆的远程匹配撮合,线路优化。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他不用担心每月的房租和每天的吃饭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喜爱的软件开发工作中去。
不少二线城市的发展不输于北上广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助推器作用的不再是一线城市,而是那些二线城市,目前一大批二线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快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些二线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小城镇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推动。城市建设有一个梯队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城市体系。二线城市的功能是让周边的中小城市有个分工,产业上分出一个功能,让周围的城市会有一定的特色,有的是旅游城市,有的是农业城市,有的是商贸城市。通过城市角色的差异化,形成有商业分工的城镇的密集带,这样就变成一个城市集群。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点,结合自身的专业和能力,还尚在大城市的你可以从现有的工作中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
无论是继续在北上广工作,还是回家乡工作,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混日子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如果选择回二三线城市工作,要收集好信息,比如通过还在家乡工作的同学或亲戚,或是网络了解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回家后是否有机会,如果机会不多,不妨退而求其次,找找相关行业。如果能凭着大城市的工作经验进当地比较知名的企业工作,那是最好的事。如果家乡没有合适的工作,发掘下当地的工作机遇或许有更好的发展。比如现在不少城市都开发旅游资源,作为当地人是不是更适合做个导游工作呢?当然在大城市里的工作后的人,眼界开阔,并有比较好的工作素养,回家乡后要适应当地的工作生活节奏,把自己在大城市里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激情带回家,相信生活会变得更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