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中的“炎”“黄”二字,分别指的是“炎帝”和“黄帝”。
据《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之子,生于“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的乱世。他“修德振兵”,通过道德治理和强军练兵相结合的手段,征伐四方,诸侯宾从,使天下恢复了秩序,因此被拥戴为“天子”。
最初,黄帝征伐天下之时,曾与两个大部族发生过战争,这两个部族的首领分别是蚩尤和炎帝。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杀蚩尤,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胜。
据后世考证,黄帝和炎帝的部族都曾经生活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流域。后来,两个部族先后沿黄河向东部迁移。在东迁过程中,炎帝部族和居住于东方的九黎族发生了战争,九黎族的首领就是蚩尤。蚩尤打败了炎帝,于是炎帝族向黄帝求援,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九黎族失败后,一部族人逃到了南方,成为了后世楚国的祖先,而另一部分则加入了炎黄二族。
后来,黄帝和炎帝的部族之间也发生了冲突,炎帝战败,族人加入了黄帝部族,完成了炎黄两个部族的融合,并在黄河流域定居了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当今华夏民族的主干。所以,如今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炎黄部族的后代,也就自称为“炎黄子孙”了。
这里额外说一句,《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征伐蚩尤的原因是“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但真实原因很有可能是炎帝部族的迁移先侵占了人家的地盘,所以人家才奋起反击的。黄帝征伐炎帝的原因是“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但这明显是从黄帝的视角出发,真实情况很可能是两个部族为了争夺生存地盘而相互攻伐,没有谁正义与否的区分。所以,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确实是至理名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