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谁重》是《我们周围的物体》这个单元的第二课,前一课是《认识物体的特征》。本节课是在广泛认识物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物体的轻重。因此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是让学生认识到轻重也是物体的特征之一。
我将这一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猜一猜在泡沫块儿、小木块儿、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这五种物体中谁轻谁重;然后再让学生用手掂的方法,再比较一下谁轻谁重;最后再用小天平来量一量谁轻谁重。但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使用天平的时候是有很大问题的。同时我高估了学生的情况,一开始我觉得学生要用手掂一掂这五个物体一定会很快的就比较出到底谁轻谁重。一个大橡皮和那个木块的重量非常的接近,大橡皮和小橡皮之间的重量也比较接近,乒乓球和泡沫的重量又比较接近。我发现当我们把这个物体的重量设置的非常接近的时候,学生因为生活经验非常少,他很难去用手感受到谁轻谁重。因此在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学生手掂以后,排序的结果仍然非常混乱。下次可能需要调整这五个物体,使他们体重差距尽量大一些。
还有就是关于用手掂物体的重量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的问题。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做。但是发现学生用了很长的时间也比较不出来,学生没有一定的顺序,随便拿两个物体去比,因此就耽误了时间。说明在这里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由此可见我们常说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去教学,要以学定教,要从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
《谁轻谁重》教学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说说本课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a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b .知道可以通过预测...
- 理解的源头就是分类; 作者用一句引用通俗易懂地开篇组织系统。说明,组织系统通俗点说就是分类,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