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日子过得久了,总容易磨去对生活的感知。就像镜子里的人,总是一闪而过,在陌生的世界里没有存在感。
少年时的手是有握笔的冲动和热情的。从那个对应试作文开始有兴趣的一刻,到开始喜欢用华丽辞藻爱上文字的美感,再到文以载道的感悟心得,一路来内心燃起的烟火自然而然地熄灭了。
当我面对空白文档犹豫半天时,我清晰地感知到我对文字的感知已经溃散。我面对着迷茫的日子时,我知道我的灵魂中缺少了些东西。
我迫切想要做出改变,可站久了真成了一棵树。
所以我有机会去了一趟大连。那里的风很大。旅程没有什么记忆深刻点,但是有种感觉却是难以忘怀。我一直想写一篇大连的游记,后来,我还是没有勇气动笔。
说了这么多写作的事情,其实今天想说的是表达。
熟悉我的人大概知道,我不喜欢发朋友圈。一方面我不喜欢自己生活的公开化,一方面我不喜欢这样看似肤浅而随意的表达。我一直知道,也明白那些朋友的心态,但我想每个人总该有自己的态度,或者是说,生活方式。
我所说的表达,是我今天刚刚意识到的。当然,以前的我也知道这些表达。但二者,意相似而涵相异。
看山是山,看山是山。
星星每天都升起,少有人看,但星河的魅力不会因为败坏的天气和微弱的视力而有所减损。但是你我并非常常关注。我用最简洁的话说,我们缺少感知。
缺少感知,更加意识不到表达。
我一向秉承的观点是人之一生毫无意义,意义是自己找到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大部分人的极为相似,像千千万万的溪流汇成了主流。
很多人终其一生毫无头绪,能够表达的也就谈不上多么深刻。我很佩服走遍世界各地的旅人,我相信在独行中才有时间去思考和探索;我也佩服笔下千秋的小说家,在人情世故的探勘中完成沉淀和累积;还有那用音乐或是绘画勾勒出世界和美感的艺术家。他们的感知或是天赋,或是学习,或是经历,或是思索。所以他们的表达也就更为伟大,更为深刻,同时也更为真实。即使是过着平凡的生活,也总会有人品到其中的味道,纵然那只是少数。
我认为,人生需要表达,因为表达是人类的天然欲望。
表达的近义词汇可能是倾诉,但是倾诉往往排遣的只是暂时的寂寞。朋友圈的分享是倾诉,随手写的一篇文章是倾诉,唱歌房里的嘶吼也是倾诉。他们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因为,表达有浅有深。并非有所绝对的褒贬,只是依我看来,深刻的表达需要深刻的感知,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精神层面上真正的存在意义。
热爱或者是痛苦,平淡或者是悲哀。
在山河瀑布里静坐,在田野乡园中奔跑,在天空飞翔,在海底想象,在蝉鸣下感受盛夏的燥,在阅读时理解人生的苦。
表达,是我们对待世界的回应。无论是否以作品或是实物的形式,无论是否符合泱泱大众的主流观念。无论是常说的“与世界握手言和”,还是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在感受中感受,在表达里表达,明白了,懂了,也就不枉走过一遭。
能够表达的,不止是生活,更应该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