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漂亮的一场发布会和如此吸引人的一个产品,不写点什么实在对不起罗胖胖老师。
上半年的001号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十来款产品,比较零乱。这次002,罗胖胖老师就明显有备而来,只发布了「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一款产品。同时间,更新得到新版本可以体验到这个产品。从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度上来讲,这个产品足够的诚意和惊艳,本文试图单从产品角度去评测一下这款产品。
路人甲:「听说你是个技术经理,啥时候变成产品经理了?」
Aaron:「技术经理说产品没人听,还不许人家穿个马甲吗?」
首先,说说听书本身的内容质量。
听书服务目前在市场上有几个主要的提供商,除了得到的每天听本书,还有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的每天一本书等。从质量上来讲,罗胖一直强调其严苛的审核流程,团队作战,内容质量算是上乘;樊登是一个人作战,虽然他水平很高,但就像一个厨艺优良的炸鸡师傅无论如何也斗不过肯德基似的,一年50本和一年365+本的数量比拼,也是完败;喜马拉雅也是找了一圈人来讲书,我没有大批量听过,质量或许会参差不齐。
路人乙:「你没大批量听过就说人家质量不行?」
Aaron:「没办法,被罗胖的头部思维产品理论洗脑太深了……」
其次,说说用户所有权策略。
什么叫用户所有权呢?你买一个虚拟产品,比如一个游戏或者一本电子书,一首MP3。一般来说,都是你买了这家公司的产品,只要这家公司不倒闭,买的东西永远都是你的了,这可以叫做「永久所有权」。但并不是所有的虚拟产品都是这种策略,最为明显的是电影。爱奇艺卖的是会员,说白了就是「限期使用权」。你买了一个月的会员,这一个月可以看所有的电影,但过了这个月,你就没权看了。
像电子书这类产品,大多公司采用「永久所有权」策略,至少商家对外宣称的是永久所有权。而对于用户来说,「永久所有权」策略要完胜于「期限使用权」策略。
你们知道,我是做电视行业的,一个朋友就跟我说,「如果在你平台上买的视频永远可以看,会极大的提高我的购买欲望」。
当然,这在视频行业受限于版权几乎不可能做到。
那听书类产品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用户所有权策略呢?
樊登读书会采用的应该是「期限使用权」策略,一旦你交了年费,这一年更新的50本书,以及以前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享用。但一年之后如果不续费,所有的都不能看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不友好,有点绑架用户的嫌疑。
得到的每天听本书,在002号发布会之前采用的是「永久所有权」策略。在订购年卡的这一年里面更新的365+本书籍,永远的属于用户,即使一年后不续费,也是可以永久享用的。在这个时间段之前或之后更新的书籍需要另外付费购买。这虽然解决了期限使用权的问题,但是罗胖心中那么庞大的一个图书转述库,只能提供给365+本给用户,显然有违初衷。
所以,002号发布会之后,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产品,创意的结合了买书和借书这两种模式。购买一年会员,在这期间更新上线的365+本书籍算是用户买的,用户会期结束后依然拥有。在这一年之前上线的书籍,会员用户可以免费去借阅,会期结束后如不续费就不能再看了。这种产品设计既合情又合理,我不得不佩服得到产品经理的水平!
再次,谈谈其付费策略。
得到的每天听本书,年费365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定价,因为可以借着一天一本书一块钱的说法传播,很有话题性。樊登也是365元年费,只是数量上不足。喜马拉雅就比较急功近利,价格体系比较混乱,反而让用户对平台失去信心。——你能想象到,卖虚拟产品的平台,用户对平台的信心是最重要的!
基于维护用户的信心,得到的价格一般都比较硬,很少做大幅度降价,你不能让用户经常有今天买了,明天亏了的感觉。这次002号发布会,他们限时3天促销,也只是年费降了30元而已。我作为一个以365元购买的老用户,也不觉得自己亏了多少;对于那些有一定意愿的新用户,其实是个很好的刺激。当然还有很多人,你再怎么降价他们也不会有任何购买虚拟产品的兴趣。所以,人家说,做企业的永远不要奢望服务所有用户,企业本身就应该去挑用户的,有些人天生就不应该是你的用户。
得到这次还做了体验卡,每个年卡用户可以有6张体验卡供你送给亲友,体验卡有15天体验期可以畅听所有。我觉得这真是个好东西,如果真的把体验卡送到得到的潜在用户,大概率会转化成付费用户的。
另外,说得到的价格硬,但也有例外。这次推出了新政策,听书年卡用户,一年如果能听完365本书,第二年半价续费。这条对于全价也会续的人来说,觉得太值了。这条计费策略,类比线下图书馆,也会有类似的做法。我给儿子买的优贝图书馆的会员,第二年续费就是打折的。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高端忠实用户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给这部分用户让利,一方面能让忠实用户更忠实,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把一般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忠实用户有了,还担心没机会赚钱么?做企业的,不要太计较蝇头小利。
最后,得到的这个每天听本书的产品,远没有达到完美。
这里不吐槽几句,怕被人误会成软文。内容的审核远没有达到避免低级错误的程度,我就听到过几次错误,比如《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把公元前xx年说成了公元xx前,数字说多说少一点,你还能唬我,公元前还是公元后,你可唬不了我,咱也是读书人好不好?
另外,这种内容错误,没有方便有效的用户反馈纠错机制,和纠错奖励机制。如果把这个加上,想必会让整个内容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
愿「得到」做得越来越好,哪天你上市的时候记得告诉我,我还要买你股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