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
01
初入职的时候,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完全不清楚,不仅如此,别看我每天加班,从早忙到晚,可要是别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立刻就会呆若木鸡,继而反问自己:对啊,我是做什么的呢?
为了搞清楚我是做什么的,我专门找出各大招聘网站,钻进职位搜索里找了半天,那五花八门的职位看的令我眼花缭乱,可饶是如此,我还是没能找出最合适的那个。犹记得那次中学同学聚会上,一个个的自我介绍,有做老师的,有做飞行员的,还有工程师的,轮到我,我只能十分尴尬的告诉他们,我在外企做事。
半年后,我知道我做的工作是项目管理,但似乎又跟严格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存在一些偏差。但我还是很高兴,毕竟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在下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方的说出自己的职业。
等我入行快三年的时候,上司有意将我调入RD继续做PM(项目管理)。我不明白,觉得自己在这儿做的好好的,并没有丝毫懈怠,为什么要调我走呢。 上司看透我的疑问,直接告诉我,“你做PM有段时间了,但其实这里的PM做的只是真正意义上PM的一个部分,等你去了RD,才能知道什么真正的PM,也才能够慢慢的进入这个圈子。”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圈子这个词。
02
该行业中的人聚焦在一起,随着行业的发展,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形成了一个隐形的圈子。圈子从严格意义上讲,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形形色色的人从圈子里进了又出,出了再进,那些从一开始就坚持在圈子里的人便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变成元老。在这个圈子里,他们无疑是最专业,最懂行情,最具声望,也是能够拥有最好资源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进圈子?
1.提高专业技能。
初入行的年轻人,对于某些行业并没有资格马上就进入圈子,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多数人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也许一年,也许两年,其中的一部分人就会脱离原本的工作,转而投向其他对他们而言更感兴趣的事情。而那些留下来的人则会慢慢的进入所在领域的圈子,跟行业中的前辈们一起共事,而这些前辈在专业技能上无疑是出挑的。跟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交流,会比你自己钻研专业提高的更快。
2.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并不是只有娱乐圈讲究名气,各行各业都有。就好比我们出门买东西,都讲究一个品牌,它是个牌子,而且如果还是大品牌,我们就愿意为了它掏出自己的信用卡。一旦进入圈子,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再加上前辈们的提携和推荐,你会有很多机会可以成名。
3.扩展自己的资源、扩宽你的版图
进入圈子之后,你就会和圈子里的各种人打交道,还有一些是个圈子成相互促进关系的。几番接触下来,你的人脉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扩大,你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当你成为圈子里的重要角色,就会和与这个圈子打交道的其他圈子互相来往,从而拓宽你的事业版图。
圈子的好处这么多,那么你知道自己该进哪一种圈子吗?
03
Coco是个作家,虽然她很想别人这么称呼她。但在她自己看来,自己还完全够不上作家这两个字。
Coco最初写作也就是为了有意思,当下网文正盛,她毫无犹豫的签了约,在里面写起连载来。可写着写着就发现不对劲了,她写的大多很文艺范儿,书名一般都是类似《桔子红了》这种,可编辑不乐意啊,你怎么能起这么个书名呢,一定没人看,好好看看首页上的书名。Coco回到首页一看,都是类似《腹黑总裁晚上撩》这种。Coco看着就觉的这文风怎么看怎么跟自己写的不合适。不仅如此,每一个小说差不多都要写上一百多万字。Coco就纳闷了,这得是怎样的鸿篇巨制啊,对于她,最多也就写二十万。
但Coco不是一个随便放弃的人,在没找到真正青睐她作品的伯乐之前,她只能按照网文的要求来写作,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慢慢的摸索寻找更合适自己的平台。这样又过了大概两年,Coco十分高兴的告诉我,说她终于找到组织了,网文圈根本就不是她该混的地方,文艺圈才是。
Coco说那里的编辑不会再嫌弃她书名太文艺 ,也不会有很大的更新压力,写作对她而言又变得有意思起来。
04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细分,圈子也在发生着裂变,原本的一个大圈子,可能会分出好几个不同的小圈子,这些圈子看似相同,实则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外面的人想进来,即使你是隔壁圈儿的,也必须要摒弃不同的部分,遵守人家的规则,否则,你即便进去了,也还得再出来。
只有进对了圈子,才会对你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而自己究竟应该进哪个圈子,有没有进对圈子,就需要你自己来揣摩。进错圈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一颗恒心,每个圈子都玩了一遍,结果哪个圈子都不要你,到最后,你就只有仰头长叹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