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后,王睿奇和傅佑中没事儿就会去新买的房子,在夜里热火朝天的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从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商标、网站、APP等等一一进行商讨。那几年国家正出台相关政策,喊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公司的工商注册流程也做了重大修改,由以前的实际出资变成了认缴制,不再要求出资人在公司注册时就一次性缴齐所有的注册资金,而是只要在规定的年限内缴齐就可以了,这就让很多想注册公司,而资金不充足的人也有了自己当老板的可能。现在想想也挺可笑的,一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出那么多老板,绝大部分不都是平凡的打工人吗?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新注册企业1年内存活率约60%,3年内存活率不足20%,5年内存活率仅7%-8%。一些数据也表明,95%的创业项目会在三年内失败,其中70%的创业者因资金链断裂倒下。既然公司的存活率这么低,为啥还有那么多人要加入创业的大军呢?国家提倡是其中一个原因,就业环境越来越差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既然工作不好找,现在注册公司又这么容易,那何不自己当老板,给自己打工呢?
王睿奇和傅佑中的创业,既有主动,也有被动。主动是因为他们一直想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被动是现实的经济情况也逼着他们放手一搏。现在条件看起来都具备了,那就重拾自己的梦想吧。
王睿奇正好有个朋友是做企业咨询、工商注册的,现在手里也不差钱儿,于是就把公司注册的事儿委托给了那个朋友。既然要注册公司,公司名字首先要选好,这下可让他俩绞尽了脑汁。那段时间,他们就像着了魔一样,满脑子都是给公司起名的事儿。王睿奇只要想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算走在路上也会马上停下来,把想到的名字记在手机上,一有机会就马上去网上查询,看看名字是否可用。有一次由于他刚出地铁,由于停的太急,导致身后的人一下撞在了他身上。好在对方是个小姑娘,要是一个壮汉,就他那小个儿,还不得给他撞个大跟头啊。有一天晚上更可笑,他睡梦中突然一下坐起来,爬起来就往客厅跑,原来他做梦梦见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于是就打开电脑查询。他这一折腾不要紧,弄得一平也醒了,那一夜俩人都没睡好。毫不夸张的讲,那段时间他看起来就像个神经病一样。
后来他俩感觉都快被这事儿折磨疯了,这时突然想起来,既然要做的是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这样的东西有个共性,那就是生长周期慢,不像大规模生产的那样掺杂很多“科技与狠活”。有一个东西,只要提到“慢”,大家立马就会想到它,那就是“蜗牛”。这是个好主意啊,于是赶紧上网查,结果这两个字无法注册,那就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想。很多农产品都是春天播种,此时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蜗牛春天”用来做公司名字,岂不是很好?想到这儿,赶紧去查,果然可行,那就是它了!
其实后来他俩也想明白了,公司名字就和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个符号而已,虽说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有利于传播。但名字背后的意思还是人赋予的,如果人无法让公司充满活力、生命力,就算再好听的名字也无济于事。公司名字有了,接下来就是注册几个与之相关的商标。那几年网上凡是卖东西的,大多都叫“XX珍选”,干脆他们也叫“蜗牛珍选”吧,与公司名称有相关性,寓意也非常有想象力。商标从提出申请,到注册下来,大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等待商标下来的同时,再弄一个APP,东西往里一放,这不就齐活儿了嘛。
网站开发傅佑中是高手,可APP他就不专业了,虽说开发的思路大致相同,但真要做的话,还必须要花钱请人做。正好他学编程时认识的一个小老弟会这个,也想接点儿私活挣些外块,于是大家一拍即合。没出两个月,APP就做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修改,商品终于能上架进行交易了。架子搭起来之后,现在就该往里填东西了。大米的事儿算是基本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粉条儿。这是自己老家东西,王睿奇心里更有把握。
这一说眼看就到春节了,趁着春节回湖西过年的机会,王睿奇和他爹娘说了自己的想法儿。俩老人一听也非常高兴,心想自己儿子终于开窍,开始琢磨挣钱的事儿了。在他们心里,他儿子这辈子就该大富大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当个月光族。一想到这儿冯秀珍心里就有气,之前也免不了好似无心的唠叨两句。特别是看到村儿里谁家盖新房了,谁家儿子买好车了,让她心里更是忿忿不平。心想我儿子是村儿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怎么还没这些小年轻混的好呢?现在好了,他也想着怎么挣钱了,以儿子的能力,相信他很快就会发达的。想到这儿她心里就乐开了花儿,开始畅想自己又能像前几年那样,在村儿里的那些妇女跟前,又能昂首挺胸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