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今天对于我们每位老师来说仍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地位,也就是说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形成“教”和“学”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育,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上周我们聆听了何卫杰老师和李博老师带给我们两节妙趣横生的数学课,今天华云老师和张丽娜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两节有浓厚“数学味”的数学课,这四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值得我们学习探讨反思。
比如何卫杰老师通过让学生摆园圆片写数字,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关系。李博老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推理出每个同学拿的是什么书,华云老师让学生想办法找到没有刻度的学具尺上的0.6,还有丽娜老师让学生找出大小月并想办法识记,然后老师们再去引导、点拨、提炼所学的知识点。这一过程不但在教,学生也在不断的自己探索总结,教和学的完美结合,就实现了教学相长。
做一名专业的数学老师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医生的医疗水平是怎么提高的,是从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当然是从解决我们教学中的问题,解答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提高的,所以我们应做一名学习型、反思性、实践性的教师。
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节课的背后,凝聚着他们无数的汗水,四位老师课堂上每一个精彩瞬间,值得我们学习。欣赏赞叹之余,我们更要反思、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更快的成长。
有遗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堂。何老师在摆圆片环节,可能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课堂不好可把控,就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替代,其实只要把要求说清楚,完全没有问题,学生在操作时更形象直观,也更感兴趣,对于突破难点利大于弊。我们在二年级《认识轴对称图形》这一章有一节是《剪一剪》的实践课,本来也考虑到学生乱、拿剪刀不安全等等因素,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课下同事们在一起交流时都说那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您连班里最差的学生也在积极的动手动脑。
李博老师一节课讲授了推理的三种方法,我们平时中用的最多的是连线法,它简单易判断,如果能在板书时写出来加以强调就更完美了,华云和丽娜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课堂流程设计巧妙,但是总是缺少了你的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生成,这样一来部分学生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学习机会,记得有一年在大礼堂听《数对》这一节课时,当时我就想这节课学生已经学过了,还能上出什么花,其结果那位老师旧课上出了新意,知识得以拓展延伸,当然这样的课堂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讨。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立足课堂,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实践,去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同时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