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愿,所想,特别是今天很糟糕,很不幸的时候,我们习惯说:“睡一觉,明天都会好起来的”。
明天一个美好的向往,习惯性把明天当成起点,明天开始学习,明天开始运动,明天开始少吃,明天表白,明天……
这应该是很多人迟迟瘦不下来的原因,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今天照常吃喝。大把的时光从我们眼前飘过,想抓也抓不住,只能躺着床上哀叹,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明天要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画画,最近入职一家新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由于她不会日语,她的薪水比会日语的同事低了不止一点。
她有些懊恼,大一时,买了初级日语课本,还有网络课程,她发誓要考到日语一级,为自己以后就业增加助力。
课本是买来了,但永远都只看到第一页,十页都没有翻到,网络课程还没来得及打开,就下架了。
每天都有借口,今天上课好累,明天开始学习;今天要追剧,明天开始学习;今天要和男朋友约会,明天开始学习;今天宿舍要聚餐,明天开始学习。
就这样一直没有开始,还是不久前找东西,翻箱倒柜,翻到初级日语书,发现,原来自己曾经想过要学日语的。
如果从大一开始学习,是不是现在的自己就可以用日语无障碍的沟通了,抱着书本,伤心难过了一会。被微信的声音打断,书本再一次回到它的小角落,不知道下一次,下一次什么时候重见天日。
明天是不是更美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行动,行动了,也许不会是我们想要的,但不行动注定失败。
如果画画在大一时,买来日语书,就开始学习,今天的她就不会遭遇这样的尴尬。
“读过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很流行,我们每天看各种公众号,学习各种付费内容,收藏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文章,好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貌似勤奋,实则毫无意义。
很多人每天都很忙绿,看到各种英语资料,忍不住保存收藏,想着明天有时间,或者哪一天一定会去看,过去好久,都忘记收藏过这个资料了。
这样过了很久,网盘储存满了,硬盘也存满了,但依然说不出一口流利的英文。
只是把它们据为己有,却不曾开口说,没有今天蹩脚的发音,练习,听说读写,怎能有明天的出口成章。
总是意淫着某一天,能像中文一样说英文,注定是空欢喜一场。
很多人都是典型的“明天一族”, 认为时间能够解决一切,明天会更好,好像所有的事情,明天都会得到解决。
当然,乐观很好,但没有行动的盲目乐观,是对自己的一种放纵。
失败者的主旋律,放纵—悔恨—放纵,每天重复这样生活。
成功者也许也有放纵和悔恨,但悔恨过后应该就是行动了吧,这只是他们的小插曲。
抓住每一个今天,才能有不一样的明天。
明天不会自动变好,除非你有所行动。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的课文,“寒号鸟”,在寒冷的冬风里,伴着它的歌声,死去。
“抖落落,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