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准备
早在去年的九月份,我从关意宁老师那里得知今年的七月会在沈阳办传统音乐的年会,心中万分期待,我很想了解在学校之外、课堂之外,我所学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本想以一个观察者、学习者的身份去参加这次年会,但是“万万没想到”多了一个发言者的身份。收到邀请函的时候非常惶恐,我第一时间联系梁梦婷,我可能真的吓了一跳,怎么也不能相信,觉得是不是弄错了,直到收到老师的回复“好好准备”,我才如梦初醒,是真的,我完蛋了!
虽然早早得到通知,但是我的发言却很晚才开始准备,而且长了大大的一个教训。摘要提交是在一月份,虽然七月份的我也无知幼稚,但那时候的我更甚,所以写了一个弥天大题——非遗如何传承。中间这几个月中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田野、没有发现问题、写作能力不够等等)换了几次题,直到年会开始前半个月才确定要写智化寺音乐。中央音乐学院的国际会议连开了十天,所以刚刚交完无数篇期末论文的我就开始了早出晚归听会,半夜三更准备发言论文的生活。可以说惨不忍睹,我一边顶着巨大的压力,一边无限悔恨——从提交摘要到准备发言的整个过程,都太“赶”了。我总是半夜把论文发给老师,睡几小时后早上出现在老师办公室,因为我的拖延,不仅把自己逼的太紧,也让百忙之中的黄老师更加疲惫。
写智化寺音乐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来决定的采访对象胡庆学,因为身体原因回老家了不在北京。当时我已经看完了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智化寺音乐的资料,老师说你再想想还能写什么吧,我想了一天,最后我很坚持,我还是要写智化寺。哪怕就写一个综述,那也是我扎扎实实自己做的工作, 换成别的我更是无从入手,没有田野,没有思考,我写不出来。
从去沈阳的动车上开始,我的电脑就不离手。 因为这次的发言,我完全没有办法像以往听会时的状态一样,每一个发言者上台时我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内容”了。我会学着他们上台时的礼仪、谈吐、ppt的框架、讲解时的语气、语速等等。在我发言之前,我关注到的所有东西就是如何大方得体、如何把自己的对象清晰的呈现。我没有做什么一鸣惊人的美梦,我也没有那个实力,我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听懂我所讲的内容。发言的前一天我一边难受着会册上和门口巨大牌子上的“邓洁——非遗如何传承”的醒目标题,一边想要努力将我的ppt做到最完美,我内心其实是想让大家知道,我虽然写出了“非遗如何传承”的无知标题,但是我并不是真的不务实、不切实际、不自量力。
发言感受
在我拿到会册的第一天,我就向老师询问我的主持人徐天祥,得知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心安之余更加谨慎了。后来又听了徐老师的发言,非常的欣赏和崇拜,当我一点半到达会场时看见徐老师,紧张缓解了大半。等待的过程中我一边希望少一点人,一边又希望还是多来一点人,不管好与不好这都是我的劳动成果,我应该勇敢面对。在开始前的几分钟我尤其紧张,但是发言还算顺利,因为我将我自己所有的发言内容都打在了纸上照着念的。虽然这很不高级,发言效果也不会很好,但为了求稳,我还是采取了保守的方式。其实以我听会的感受来看,拿稿子念的一般都没有现场即兴讲的精彩,很容易就念的很平淡,或者忽略一些细小的解释。因此我给自己下了一个目标——下一次发言一定看着ppt即兴讲。
学习与收获
这次参会的学习有两个阶段:发言前的学习和发言后的学习。发言之前我所关注的更多的都是“形式”,在上面我也提到了,除了内容之外,我关注他们的一切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还包括ppt的框架、开始时的自我介绍、结束后的感谢等。因为以往我以一个听会者的身份学习时,我的体会就是发言不仅需要内容精彩,更需要的是让别人愿意听你讲,而且出去参会时作为一个学者,礼貌与尊敬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你的导师、你的学校。
发完言之后我开始关注这整个会议,参会的老师与学者,大家关注的话题等。这次会议前来发言的青年学者很多,硕士博士都有,其中还有两个随着导师的小组发言的本科生。跳出了学校这个圈子,在年会这个平台我看见了更多的优秀的同龄人,我给自己定下的下一目标:即兴发言,许多人都做到了,并且做的很好,顿时让我有了危机感,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这次会议大家关注的话题不仅有热点话题,还有许多新视角,但总的来说大部分都是带有问题意识思考下的个案研究,从个案的例子中投射出大环境下的现状,并思考。环顾自身,我这次的发言内容虽然是综述,也进行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但没有带着问题意识进行研究。这次沈阳之行带给我的是成长与反思两种体验,看见了差距与自身的不足,感谢黄老师,最好的成长是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