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室外的气温是-8°—-2°,早晨起来,妈妈就督促16岁的儿子上学时穿上保暖裤,临出门了,妈妈发现儿子只穿了一条薄薄的秋裤。
妈妈的脸色瞬间不好了,压着怒气说:说过很多次了,就是不听,只穿一条秋裤多冷啊!我们出门都想要穿棉裤了,你只穿秋裤怎么能行?穿上保暖裤吧,这就给你拿,耽误不了几分钟的。
儿子:我不冷妈妈,今天有体育课,穿太厚了出汗更难受。
妈妈:你又不总上体育课,现在感冒的很特别多,又是流感,不容易好,还咳嗽...,快考试了,会影响期末考试的。
儿子:不穿,走了啊!
妈妈怒了:穿上再走,要不然中午下课给你们班主任打电话,让你回来穿保暖裤!
“嘭”的一声,门关上了,留下独自生闷气的妈妈:死孩子,不听话,气死我了!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家庭经常上演,情境中的妈妈是一位爱孩子的好妈妈,认为孩子不穿保暖裤就是不听话,会很生气。
上面情境中描述了两个人的想法,妈妈的想法是:让你穿上秋裤是为了防止感冒,快期末考试了,更不能感冒,会影响考试成绩的,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可你却不买帐。
孩子的想法是:我不冷,就不用穿那么多,更何况今天有体育课,出汗更难受,不喜欢黏糊糊的感觉。
可是孩子的感受被妈妈忽略了。妈妈脑子里只想天气这么冷,不要感冒。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这个声音占据了妈妈的大脑,而没有真正听到孩子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声音,即便听到了了孩子所说的话,依然觉得孩子会冷,否则就不会准备给班主任打电话,让孩子中午回家穿上保暖裤了,这是其一。其二:妈妈虽然听到了孩子所说的话,但是内心想的是,怎样站在自己的立场反驳孩子,用自己的经验说服孩子,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如果不听,便会爆发一场家庭战争。这时候妈妈的注意力在说上面,而没在听上。
爱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天性和职责,但是我们和孩子之间也要有界限,如果过多的干涉孩子,那么,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干扰而不是爱。
父母常见的模式是:我待你好,你就要听我的。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心理学干货:心理学上的反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你对别人好,是自己的事,对方不一定要的对你好。所以,当你付出后,唯一能做的就是享受付出后的快乐,不用奢望付出后的回报。如果是“我待你好,你就要听我的”,就是一种控制,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的父母就会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孩子,以期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16岁的孩子接近成人,有冷暖自知的能力,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提醒:孩子,今天室外温度是-8°—-2°,对于中原城市来说很冷了,你要不要穿上保暖裤?如果孩子不穿,在学校感到了冷,下午回到家,自己便会要求穿保暖裤,这时候的孩子才能体验到不穿保暖裤就会冷的过程,体验,对于孩子来说,难能可贵。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会对孩子的某些想法感到天真或者不以为然,在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忍不住介入其中,帮孩子改掉错误,或者把更加广泛的图景展现给孩子,这时候父母的意图是良好的:为孩子提供帮助,或者是显示自己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能力。这时候,孩子的体验感就会被剥夺。
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多说“试试看”,当孩子体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和父母相同的结果,那么就会对父母持一份认同的态度,如果结果不同,也收获了一份喜悦,整个过程,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能力的增加,孩子便会越来越优秀。整个过程如果父母一直有效陪伴,那么还会满满的收获一份优质的亲子关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