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诵《三字经》的人很少,但几乎都知道它开篇的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但“人之初”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其实历来都存在着争议。
一、性善论
支持性本善的人中,不乏圣贤大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的孟子,他最早提出了“性善论”。在《孟子·告子上》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的主张是人性不分善恶,他以水的流向不区分东西,来比喻人是不分善恶的,孟子却抓住水往低处流的本性,避开了在平地上不区分东南西北的说法,而从纵向出发,说明人性是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虽然可以通过拍打而让水飞溅,也可以通过加压让水倒行,但这并非水的本性,这就像是强迫善良的人做坏事一样,所以人性开始必然是“善”的。
告子身份成谜,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他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性无善无不善”主张的人物,关于这个问题,他和孟子之间有过多次辩论,但最后他都没说过孟子。至此,“人之初,性本善”仍然占据上风。
二、性恶论
如果说孟子和告子只是小打小闹,那么荀子则完全站到了“性本善”的对立面。荀子是“人性本恶”说的开山鼻祖,但并非一个大恶人,相反他是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和孟子同为儒家大腕,而观点竟全然不同。
其实不难发现,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是通过和告子之间的辩论得出的,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比如上文提到的“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孟子认为水往下流是水的天性,但因为时代和认知的局限性,因此他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换言之,水之所以向下流,也是因为有外力的引导,因此这个论据本身就是个悖论。
而荀子的“性恶论”则在逻辑上更为缜密。荀子对人性下了一个终极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而与“性”相对的就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他觉得人性本来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化性起伪”。
三、看看现代研究成果
人之初,到底性善还是性恶,不仅是中国人在讨论,不仅是古代人在讨论,国外同样也存在着不少的争议。近代虽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西方开始通过大量的实验,企图解开人之初善恶的终极疑问。
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能产生同情并产生原始的正义感。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经过大量实验后提出的“精神胚胎”,也同样提到,如果万物的本源是宇宙意识,那么在人身上必然有其对应物,那就是“爱”,所以人类的道德是先天的。
也因此,在现有已知的科学范畴内,“性本善”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从小的信仰看来是没有错的。
四、反思
其实讨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本身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为人出生后,即使是性恶的,他也做不了什么坏事。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而荀子则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不管是孟子还是荀子的主张如何,但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让人向善。
作为万世之师的孔子,他的思想仅仅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不管你开始时是善是恶,但是后天的习惯会让他们走向不同的路,换言之,他的思想其实和孟子、荀子实质也是一样的,人最终都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让自己走到“善”的道路上来。
所以,学习吧,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也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自己鄙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