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陪女儿打卡练舞蹈,相信在朋友圈,我们都见过家长们给孩子打卡的各种照片和小视频:阅读、运动、练琴……有家长表示,这样的形式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帮助,也可以在朋友圈众多朋友的监督下坚持下去。但活动结束后,孩子的习惯真的就培养起来了吗?
微信打卡见证孩子成长的过程,在朋友圈给孩子打卡的家长不在少数。有一些家长是自发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一些是培训机构和学校要求的。参加活动,一方面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
给自己的孩子定下了每天的目标,每天活动结束之后,都会在朋友圈晒出当天的完成情况,“微信打卡的方式不会停止,这也是成长过程的见证。”
也有缺少坚持的,更多的其实还是帮孩子学习的地方做宣传,“要说养成习惯,主要还是看孩子的自觉性。”多数打卡学习会带有培训机构的名称,家长觉得这是借机在推销,“朋友圈有家长给孩子打卡绘画,有时还要集赞,一看就是学校变相在做广告。”
每天定期发朋友圈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监督,但孩子的习惯并没在这21天中被培养起来。“活动结束后不督促孩子就不练习,还是电脑手机更有吸引力,但如果没有这个活动,估计家里更是缺少学习习惯。摸不了几下。”
冯先生告诉记者,之前曾参加过百日阅读活动,但阅读活动结束后就没有下文了。“我之前也听说过21天习惯养成这一观点,这可能是有科学根据,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孩子养成了习惯,有的孩子还是一样。”
除了朋友圈打卡,还可以制订计划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设计纸质的计划表(记录本),每天完成一样,就对着表上计划目标做一个,打一个钩,家长可以根据记录本上的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表扬。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让晒图、刷朋友圈、参与活动、领取礼物等让孩子觉得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这样就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