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班以来,逐渐养成了三种有意思的爱好,工作三年,几乎每年都在学习一样技能,这就是上班以来最大的收获吧。
1、骑行
骑行不需要什么技能,并且也不是上班以后才开始的,却是我第一年上班期间最频繁的健身方式。我是从大一那年开始彻底迷恋上骑车,大学三年,我们学校周边差不多都去过了。东到南汇嘴公园,西至松江,南达奉贤、金山,北抵徐家汇。大三即将毕业那年买了现在一直在骑的这辆车,当时在交通大学门口一家车行买的,实习开始之前就从闵行骑了小半天骑到了嘉定安亭来,再之后的活动区域,就是安亭周边了,至今为止,已经去过几次淀山湖,到过一次阳澄湖,有一次要去淀山湖,结果迷路了,又不想看导航,就一个人找路,转来转去,最后转到了青浦松江交界的地方,沿着那条路才算是走了出来,等到了沪青平公路还遇到了一帮驴友们。
骑行是一件很消耗体能的运动,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稍微一活动就是一身的汗,有时候骑车,我会故意将目的地设定在远一点的地方,而将回来的路线和时间忽略不计,这样就相当于我要骑行的路线缩短了一半。这是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却有很实在的意义,等终于到了目的地,身体已经快要虚脱了,但是因为还要赶回去,所以回来的路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的,已经没有说要放弃的机会了,再累也要坚持骑回来。
这样的出行安排我尝试过很多次,有几次回来时已经很晚很晚了,但因为必须要回来,反而让自己有了更加充沛的精力,这大概就是要坚持到底的意义。
2、自驾
我在06年1月份终于拿到了驾照,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我从小就迷恋车,尤其是上海的电动汽车租赁市场很活跃,所以我成了evcard的常客,我的车技几乎就是靠着电动汽车磨练出来的,刚开始开的时候还无意间闯过几次红绿灯,但迟迟没收到过罚单,后来闯的多了,心里总会有些不安,就想怎样才能避免呢?后来再开车,基本上第一状态是关注路边有没有突然闯出来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第一状态就是远远的看前方有没有红绿灯,所以现在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远远一看就会估计前面的红绿灯还是否过得去。
刚开始开车很野蛮,直到有一次,自己一个人开高速,那天还下着磅礴大雨,因为开的是荣威550,车身比较重,我开得非常快但开起来还是蛮稳的,但那天一来比较困,而来天气又不好,有那么一刹那,仿佛快要睡着了一样,当时我在最左侧车道,眼看着车子已经要向左出白线了,一个激灵迅速将车子打了回来,整个人都清醒了很多,如果再眯了2秒中,就不知道会成什么样了。
再后来开车,就一直再警戒自己一件事,开车一定要专注,实在太困就不开了,但只要坐在了驾驶位,就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
3、游泳
我是被我姐夫带下了水,在板桥水库第一次下水玩,然后就想天生爱开车一样爱上了游泳,当然,当时一点浮水技能都不会,眼看着别人都游到了好远的地方,我只能呆呆在原地几乎不动。植下了这种念头之后,后来在邯郸水上乐园游过几次,一口气扎进水里,划了老半天出来后怎么还是在原地没动,可以说我学游泳是从潜泳一点点开始了。直到正式上班之后,同事小毛要跟同学去游泳,我跟他们一起过去了,他们是会游的,在他们稍微进行了一番指导后,还真有效果,我以前在水里玩过几次,有一定的水性,再加上他们教给我游泳的技巧,我便开始了漫漫游泳之旅。大部分人都是天气热才回去游泳,而我从那次有了感觉后,一直到冬天快要过去了,我没隔一段时间都会去游一次,冬天游泳馆里的水比较冷,在水里泡着没多久就很冷,所以必须要活动起来。我那时候还不会换气,看别人在浅水区深水区不停地游,我就一直看别人游的时候动作是什么样的,然后自己再一点点练,再一点点纠正,就是那个冬天,我熬过了瑟瑟发抖的冬季,等春天来到了,我已经学会如何换气了,再到夏天来了,我已经往返于深水区了。
现在而言,我的水性比起一般人算不错的了,蛙泳练的很熟练,在深水区段时间踩水都不成问题。现如今在学自由泳,已经学的八九不离十,对于自由泳换气已经有感觉了,估计再去两次就能很好地掌握了。
有谁学游泳时没喝过水呢?我最初不会游时喝水也就罢了,现在会游了,学习新姿势照样喝水,没人教我,我就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直到越来越接近正确的姿势。不断摸索,我就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