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有多火?可以说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春节网络娱乐热点首位,专业影视平台如猫眼、豆瓣,评分与推荐均远超同期影片,稳居第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热度与相关内容也不断推新。
从上档时间确定,引发大刘迷等科幻粉丝的期待,影片的宣发便不断发酵,不论是国产科幻影片的期待引发的民族自豪感,还是艰辛制作过程揭秘勾起的好奇心,又或者是战狼吴京的实力加入,都显示出了制作方与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从朋友圈五天来的评论与各家自媒体发布的观后感来看,观众大多是持包容心态,对国产科幻影片能达到如此效果的好评占比更高,但对故事情节设置单一的吐槽也有,主要槽点在于——吹过了。
1、原著粉的初步观影感受
可能是电影需要特定的冲突,所以《流浪地球》的电影版,与原著的关联性并不是很紧密,没有体现出原著的美感与哀歌,但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已经可以与好莱坞科幻大片媲美了。
也许只能说:电影不如文字美。文字让人心思驰骋。
电影在太阳即将吞没地球,地球人开启逃生的背景下,制造了小人物通过对希望的坚持,进而拯救了地球的故事。剧情的紧张,更多来源于不断摇晃的镜头与坍塌的废墟建筑,整个灰色系金属风的画面,渲染了末日的恐慌与无奈的情绪。
而在原著里,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把末日来临前的地球生活展现了出来,以学生参观的视角,展现了地球上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灰暗色的天空,与看日出日落、地球遇到木星时的炫丽形成很大对比。
所以,文字里的流浪地球,更具美感与震撼力,更抚慰人心。
2、电影与原著呈现出的不同末日人性
也正是电影的特别之处,电影版《流浪地球》围绕着希望、亲情、坚强等人性的正能量而展开,虽然有人性的懦弱,但在最后,还是在中国式团圆为核心的家庭观念下,给了一个大团圆的喜剧结局。
男主为了儿子与地球,选择了牺牲自己。这里倒把好莱坞大片的英雄主义与我们熟悉的小人物奋斗史,进行了结合。这更易于大众理解与接受,无可厚非。
而在原著里,则将人性的冷漠乃至乌合之众的原始特质表现的很顺畅,当平民百姓纷纷观察到,太阳四个世纪来并没有什么变化时,变把地球迁移认定为决策者的一场阴谋论,进而揭竿起义,把主导者赶出生活空间,给活活冻死了。但很快,太阳便发生氦闪,活着的反叛者,亲手把拯救自己的那群人杀死了。——人类不会永远保持理智。
这种冷冷的反讽调性,倒是很符合大刘的作风。
3、关于未来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
电影里,地下城的生活,充满着重庆菜市场、北京四合院、上海弄堂的烟火气,广播更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或许,这是为了扣“人类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如何活下去”这一理念,但是刘启竟然因为和爸爸怄气,直到对方牺牲自己了才原谅他。
而在原著里,构建了一个不同于当下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夫妻生完孩子要交到专门的养育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时,根据年纪大小决定生存的优先顺序……这些重新构建的社会秩序,都以人类延续为核心。
有趣的一点是,面对生存,人们对情感的管理也变得更加的成熟。比如原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
“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 “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过了两个月,爸爸真从小星老师那儿回来了,妈妈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
爸爸对我说:“黎星对你印象很好,她说你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
妈妈一脸茫然:“她是谁?”
总体来看,电影8分,画面特效恢弘壮阔,但台词与情节设置不够精致,希望可以为中国科幻奠定一个飞得更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