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进口不远有一座石牌坊,靠在路边,牌坊旁边是一间卖早点的油条、大饼店。隔壁的石灰店对面也有一间早点店,卖的一样的大饼、油条。蛟台里的巷子横穿中街,连着后街和河街一直延伸向长河边。
过了蛟台里,一边是印刷厂,一边是糖果厂。印刷厂过去是一间老虎灶,一间小木器加工厂,人们习惯地叫着小锥子社。再向前不远便是我小时候的家了,那也是我出生的地方,听外婆说我就是在那间旧屋的二楼上出生的,那户人家原来姓张,老一辈的人叫着张疯子家。
房子隔壁是一间日杂百货店,旁边的小巷叫臭塘口,小巷一边通着后街的水府庙,一边通向臭塘的水边。后街的水府庙坐落在射蛟台山坡前的南坡洼里。臭塘的名字听老年人说,是太平天国的时候打仗死了许多人,把水搞臭了,以前的名字叫杨家塘。
零星的印象,我在老街的中街应该没有待多长时间。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的家在蛟台里巷往长河边去的地方了,那是农业机械厂的宿舍,我上学的地方在老街的河街里面,一处叫枞川小学的学校。枞川小学是1964年建起来的,之前那里是一片芦苇荡。
河街还有一个名字叫芦洲街,街上做芦蓆的很多,有一个芦蓆社。在中街和河街之间的臭塘水面很大的,臭塘环水三面都是人家,一面朝着长河,窄窄的塘埂人门都叫着臭塘埂。小时候,记忆里老街上的机关单位很多的,有银行,有公安局,有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