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花柳轻,风雨净,处处桃红柳绿,无锡蠡园便迎来了最美的时刻……
蠡园有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曼妙,红粉佳人们竞相施粉黛,各色各样的桃花绚丽多彩,在纤纤嫩柳的衬托下,迎着春风的吹拂,宛如美丽的仙子,频频起舞。
走过镌砖刻“蠡园” 二字的景区大门,敞厅过道后有湖石、假山、修竹、土岗,自成一坞。坞内有百花山房,这飞檐翘角、黑瓦粉墙的建筑之前,抱厦柱子上的楹联,说出了蠡园这里的景色之美:“剪月裁云好花四季,穿林叠石流水一湾”。
蠡园的闻名,不仅仅是有独具风格的水景园林,更是因为范蠡与西施浪漫爱情故事而闻名。蠡园之名的由来,还要从蠡湖说起。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伸进无锡市区的狭长型内湖。这里烟波浩瀚,风景秀美,宛若陶渊明眼中的“世外桃源”。2500多年前,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功成身退,携西施在这风景绝佳地蠡湖隐居,自在逍遥。后人为了纪念范蠡,便把五里湖改成蠡湖。
蠡园是蠡园公园的简称,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著名的实业家王禹卿,择地湖边,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兴建蠡园,历时三年建成。蠡园倚靠蠡湖,借蠡湖之境,因季节的不同而搭配大自然准备的衣裳,很有意境。
蠡园面积虽然不算大,却透着江南园林的小巧、娟秀和精致。全园分为既有统一风格、又各具千秋的四大景区,即假山耸翠、南堤春晓、长廊揽胜和层波叠影,素以“真水假山”著称。园内各景点无不依水而建,湖堤绕水,长廊曲转、花漪柳烟、碧波弄影。
百花山房前土岗,立一湖石,瘦漏皱透,很有气魄。百花山房往东有条东西向小溪,缘溪行,溪两边遍植桃树,中间有小桥可以穿行南北岸之间。
从百花山房到濯锦楼一线透过湖水远望,堤坝上数棵参天老树,堤两头桃花点点点缀其间,堤上两座石拱桥把岸堤连成一线。濯锦楼上的一副楹联:“路横斜,花雾红迷岸;山远近,烟岚绿到舟”,形容此处的景致。
蠡园的亭阁旁,小桥边,溪湖畔,园林中,千枝桃树迎客来,万朵桃花笑春风,被染得春光旖旎,展示出春天的一派繁华景象。
春天,总会让人想到桃花,桃花也总是给人温情,让人心生暖意。蠡园的桃花正盛,花开灼灼,粉而不媚,满园春色关不住,春风吹拂下,花枝微颤,到处是温柔浪漫。
若说花之“艳”,春花中,似乎莫过于桃花。桃之夭夭,花密而繁,明艳极了,若然用“冶艳”一词形容之,实不为过。桃花开在春风里,有一种流淌般的感觉,有一种春心荡漾般的快意。那份艳,艳出了春光明媚,艳出了春色迷人,艳出了楚楚动人。
蠡园栽种了千余颗桃树,大多为观赏桃,花期相对集中。品种主要为单瓣系列、碧桃系列、品霞类、菊花桃、垂枝桃、照手类、寿星桃等二十余种。桃花大面积盛开之时,紫红、绛红、绯红、粉红、洒金,五彩缤纷,芬芳一片。
在蠡园看桃花,总是一副应接不暇的样子,因为,蠡园的桃花,总是这儿一片深红,那儿一片浅红,更有那两色相交的,花心展着一点点红晕的笑靥。她们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娇嫩的脸颊被羞得红彤彤的,有的则露出粉嘟嘟的小脸蛋,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就是姑娘,姑娘就是桃花 。风是温柔的,看这飘飘似仙的花朵,犹如身处画廊中。
桃花最美还在于盛放溪岸。临水而开,美人照镜,桃花便多了一份水性,不是水性杨花,而是水性饱满,饱满的水性,使朵朵桃花变得更加明净、美艳。那是一种润润的艳,一种鲜明的艳,一种明丽的艳,那份艳,艳到人心深处,在心灵处绽放。
桃红柳绿醉江南,蠡园的四季妙亭在桃花、春柳点缀下,一片春意朦胧。建于1954年的四季妙亭构造独具一格,在一方形池塘的四边中心的堤岸上,造型完全相同的四座亭子分据四方,分别取名 “春、夏、秋、冬”。春亭旁种梅花和迎春,为“溢红”;夏亭旁植夹竹桃,为“滴翠”;秋亭旁栽桂花,为“醉黄”;冬亭旁种腊梅,为“吟白”。
江南园林不乏亭子,湖边造个几座亭子本也是应有之义。但是在一个四方形的池塘周围建造了四个亭子,还一模一样,也算是园林中的与众不同了。
一池遍布四季之景,无论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清清凉爽、秋天的肃杀静谧,还是冬天的银装素裹,在这四方池塘中都能够找到每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景致,一池看尽四季轮回。
这四座东南西北四个朝向的亭子不仅为这桃色的蠡园平添了古韵和姿色,也更加衬托出这些小桃红们的时而天真烂漫,时而仙气袅袅,时而清丽脱俗,时而妖艳性感。
独据一池的涵虚亭赫然而立,亭子的绿色琉璃瓦,使蠡园之景顿添颜色。跨过一座三米短拱桥,可踏进池上亭子。亭子建在土山上,沿岸黄石驳岸,遍植绿树和桃花。亭边一株最高大的绿树高过亭子,斜向池水。
我站在池北岸堤上,土山上的涵虚亭和绿树、桃花在一池碧水的倒影下,犹如人间仙境,我为眼前的景色所惊叹,为之心醉神驰。
在无锡众多的园林中,有两道著名的花堤,一条是太湖鼋头渚的长春花漪,以樱花出名,俗称樱堤;另一道就是蠡园临湖的南堤春晓,因为堤上广植柳树,因而俗称柳堤。
濒临太湖的南堤春晓,间株杨柳间株桃,桃红柳绿成了蠡园赏桃花最具特色之处。烟柳红桃,睛时有晴时的艳丽,阴时有阴时的空蒙。2000多米的柳堤上共有桃树600余株,柳树800余株,桃花露艳,柳丝吐翠。
春风如剪,剪出片片细叶,微雨如酒,酿出朵朵桃红。站在湖岸北堤,朓望南堤春晓,水中倒影如临水梳妆的美人,楚楚动人,“桃红柳绿醉春风”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与杭州的苏堤春晓有异曲同工之效。
翠柳与桃花并存,构成一种绝美的映衬。于是,绿者更绿,红者更红,真的是“桃红柳绿”了。于是,春色也就艳了十分。
走上南堤春晓的长堤,垂柳荡漾,桃花含笑。一湖碧水,数峰青山,分外妖娆。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还有桃花吹落的花瓣撒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游人就在这桃红柳绿中闻着芬芳,忘了流年。
桃花最美的,不是开在树上,也不是落在地上,而是在空中飘飞的时候,或直坠,或回旋,直坠的如实线,回旋的如虚线,她们随风起舞,又会幻出许多未可名之的变化。
一抬头便看见蔚蓝苍穹,清清的太湖湛蓝如洗,水光潋滟,游船点点,温柔缱绻蔓延开无限诗意。
走到南堤春晓的东尽头,远处的一座巨大的摩天轮,很是惹人瞩目,像是为精致典雅的江南园林注入了一丝现代化气息,别有一番韵味。
除了红粉浪漫的桃花春色,在蠡园还可以到龙凤亭旁的游船码头,乘着画舫船游太湖,感受当年西施泛舟之时的闲情惬意,领略层波叠影的蠡湖之秀美。
蠡园因为有了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给这座园林赋予了更多的浪漫色彩,虽然没有苏州园林的精致幽雅,但是因湖而名,曲岸枕水,在桃花绿树之间尽显春天的色彩,既有江南园林的婉约,又有借取太湖和远山的“真山真水”,尽显山水照槛水绕廊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