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搬到了新小区居住,除了位置一般,周边没建设好之外,其他差强人意都还过得去,家里布置完学习、健身和厨房后,舒适度提升了不少。
反而小区物业群中经常存有不和谐的声音:
1.必要的设备功能
入户电梯和入户门之间,需要穿过一段门厅和过道,而目前可视门铃的开电梯功能一直无法使用,这样冬天就需要换鞋或者穿外套走出家门去电梯前为别人按电梯。
业主以物业费不交或延迟缴纳去要挟物业,但物业未在群中承诺和反馈是否能够解决此项问题,导致业主不明结果,继续就此抱怨。
因可视对讲门铃上已经存有开锁开电梯的功能按键,所以部分业主开始怀疑开发商本身就没有购买该功能导致无法使用。
2.悲观者,常唱衰
万科物业至少在城市中不算,一直逢年过节举办一些互动的活动,诸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服务人员在大厅设置接待处制作赠送、组织观影,自助零食、还有中秋赏月,送月饼、入住时分阶段赠送了每户业主几盆的绿萝。
有时候也在猜测起背后的商业目的,是为了营造口碑,便于再建的二期楼盘出售,还是仅仅为了物业费的收取,又或者只是自己小人之心,对方只是想做好服务而已。
心有疑惑,但与物业接触时,彬彬有礼倒是可以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保安见到业主为其开门,让路,顺手帮助按梯,细节都能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但微信群中,有些业主却每天守着,痛扁物业不作为,同时更多唱衰,提及未来服务会越来越差,而为物业客观说话,反而又被起怼成内奸等。
3.合理与否,缺席参与
家乡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很多楼盘一楼门市都是设置了前后门,这样对园区内部开放增加很多便利,每次去妹妹家,更感觉到整个楼区更像是关系社会,大家知道你大概的作息时间,大致的家人情况,有种儿时老街坊的邻居感,举手之劳就能帮就帮。
居住工作的城市这样的楼盘相对少,小区综合商超在园区内开了一个后门,这样距离我家单元很近,直接进去购物然后回家做饭,也是一种幸福的提升,但很快就被阻止和改变了。
原因在于似乎有人投诉说这样不是封闭的小区,小孩子可能会被偷走,因为暂时没有宝宝无法感同身受,有点感觉杞人忧天,另外孩子如果太小,还是监护人不要离开为好,于是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后门就此封闭。
另外就是防尾随的转门,只能单人通行,携带东西较大或者停留时间较长可能开门会失效,因此很多业务也有些烦躁,但与丢孩子的控诉有所矛盾,一方面业主要求封闭安全,另一方面又说防尾随门太过麻烦。
起初,我站在业主的一面,虽不言语,但是作为利益的共同体,默认支持他们的诉求,声援总是必要的,但是当发现群内的不正之风是几个人牵头,最后演变成无理取闹时,就设置了免打扰不再看了。
有些人鸡蛋里挑骨头,或在群内不断挑起矛盾,在物业提出成立业主委员会时,仍有一部分人横加阻挠,对等的对话不要,按照规则执行不要,倍感行为迷惑。最后得知他们拖欠一年以上的物业费了,就是想强扭因果,制造舆论,让人们感觉物业不好所以不交物业费是合理的结论。
想到商业模式中,不择手段达去达到成交,而人性亦然,有时候善良的表象之下,各怀鬼胎。
对于很多矛盾与问题,并非即时性需要反馈的,往往可以搁置一两天去看看,反而可以看出到底是人是妖。
昨天为了给朋友过生日,去老房子做蛋糕,出来的时候,看到了院内的树木,四季不同,错落有致,很是好看,有点遗憾地想,如果新小区也是这样多好,想想这树也是栽种了近十年了吧,十年前也许它还很小很矮,时间真是改变了很多,但沉淀留下来的,是稳定、持久和美好的。
新小区的树木还很孱弱但已开始装扮起园区,遮出一片片阴凉,点缀簇簇心绿,总会成长的,如同人一样,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把时间趟过去,当然你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等待的姿势,让自己保持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