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儿子和他的好朋友在家里玩。两个七岁的男孩子到了一块儿,一会儿就能把家里掀个底朝天。家里昨天下午我刚刚清扫的,累得到现在还腰疼。得让他珍惜劳动成果。
我心想:要给儿子约法三章——不要把垃圾扔到地上;书看过后要放到书架上;玩具玩儿完后要归位。
转念一想,不妥,那不又变成说教了吗?怎样说更好呢?《正面管教》中提到“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何不试一试?
我说:“儿子,你准备和祥祥玩什么呢?”
“看书,玩玩具呗。”儿子不假思索地说。
“我们昨天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怎样能不让房间变乱呢?”
儿子想了想说:“看过的书要放好,玩具不乱扔,还有,垃圾放进垃圾桶里。”
哈哈!这不正是我想说的嘛!
如果这些话从我的口中说出来,就是命令和说教,从儿子口中说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
以前也有这样的情况,我说后,儿子通常置若罔闻,左耳听右耳冒,以致我很生气,嫌他把房间弄得乱糟糟。
可今天情况似乎不太一样,看过的书,儿子踩着凳子将它放到原处。玩具倒在毯子上玩儿(可能考虑方便收拾),吃晚饭时,儿子将细小的拼装玩具零件一个个收进箱子里,没有让我帮忙。他俩玩儿了一下午,家里也是整洁如前。
不由得感叹《正面管教》真是一本好书。大人说话时,只要做一点点的改变,效果就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
到了晚上,儿子写作业,第一道题看拼音写汉字。他似乎有些急躁,字写得歪歪扭扭,很不认真。
我说:“儿子,你觉得这一道题中的字,你哪一个写得最漂亮?”
儿子扫了一眼,指着“胜”字说,“这一个。”
“我觉得也是。”我说:“写这个字时你一定非常认真,所以写得很规范,很漂亮,你能把另外几个字也写这么漂亮吗?”
“能!”儿子自信满满。
儿子迅速擦掉原来的笔迹,重新写了一遍,比刚才写的认真多了,也工整多了。关键是——自己主动重写的。
试想,如果开始是我嫌他写得潦草,让他重写,他一定不乐意。当我向他表达了我的感受,并让他主动去解决字不工整的问题时,事情变得却非常简单。
正面管教,可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