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极了逛菜市场的感觉。
常常觉得生活应该有烟火气,那种一下班就下馆子的生活偶尔为之还行,经常如此,生活就失了本真。做饭,自然免不了要买菜,忙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路边菜店买点,闲了,则更喜欢去菜市场逛悠。
逛市场,我喜欢去本地菜农的摊子前看。相比于菜店,这些本地菜农大多卖的是自家种的菜。菜品没有专业菜店里的精致,捆扎也不地道,但是农家菜多了些朴实的味道。走进本地自产自销的市场,看到的是一张张憨厚、淳朴的面孔,操着一口本地方言,走过去,马上热情的问你需要什么。翻一翻,看一看,问一问,绝不会招致白眼。如果要买,一定会递过来一个塑料袋,有时是新的,有时是用过的,甚至是彩色的。如果到菜店去买菜,我肯定拒绝使用旧的或是彩色塑料袋,可是到这里,不再挑剔,只要不脏,大不了装回去了再换上干净的塑料袋也无妨。从对面这张满脸笑容、热情倍至的脸上,我读到了父母的影子——那时候父母也曾是这卖菜大军中的一员,少用几个塑料袋,就多省了一点钱。甚至让我回想起自己五六年级代替父母去菜市场卖菜的经历。年少的自己,不知道害羞也不觉得害羞,能帮父母卖菜多赚点钱竟乐不可支。记得那时候每每将一筐菜换成一摞零钱的时候,揣着钱的感觉比考了一百分还兴奋。我能体谅此刻用旧塑料袋的朴素的心思。
走进菜市场,我常先漫无目的的逛,从头到尾,从左到右,一一看完之后几家对比,才回头去买菜。农家菜不像菜店里的菜喷的湿漉漉的,因为不喷水,颜色不那么翠绿,甚至蒙着些细土,显得干瘪,但去多了就知道这才是菜的本来面目。那些喷了水的,看上去新鲜,买回家放不了多久就开始腐烂了。这里的菜农,在你装菜的时候也会帮你挑选,但是绝不会把卖相不好的装进去。这个摊前买点土豆,那个摊前买点辣椒,各种水果买点,转两圈手里就提的满满当当了。无论在哪个摊前,都会被关切的问道:“这么多,怎么提回去呢?”,还会遇到好心的菜农主动给我一两个大塑料袋,把手里杂七杂八的东西规整起来装进大袋。如果看到你笨手笨脚装不好,甚至会伸手帮你装。那一刻,何止是感谢,一股温暖涌上来,觉得这样偌大的市场充满了人情味。相比于菜店老板的市侩、冷漠和狡猾,这里的菜农更值得信任。于是,常在听到:“还差一点两斤”的时候随手再放几个,尽管已经买多了;在称菜的时候从不看是否称准了,对方说多少钱就付多少。我知道这样完全信任也是不对的,但是到这里不由自主就这么做了。
逛菜市场,常常勾起对童年的回忆。今天去买菜,碰到一个奶奶卖西红柿——有那种特别黄亮的西红柿。犹记得小时候,妈妈也会种这种西红柿,可是常常等不到完全成熟,就被我和姐姐偷偷摘了塞进麦垛。从塞进去的那天开始,一天几次跑去看,等到它终于变色、变得黄亮可爱的时候,已顾不得洗,坐在麦垛边几口就吃了,那情形颇有些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架势。小时候因为物质贫乏,父母基本没有余钱给我和姐姐买什么零食,于是变色的西红柿,熟透的甜瓜都成了我们最好的零食。谁也想不到曾经把西红柿当美味零食的小丫头而今尝遍了各种零食,却依然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小时候麦垛里捂熟的西红柿。
操一口乡音,信步走在熟悉的市场,我是在买菜, 又觉得不仅仅是来买菜。在这充满了俗气的地方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那是接近真实的美。生活需要诗和远方,它让生活更有希望;也更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继续下去的基础,它褪去了生活神秘的面纱,让一切更趋向于自然。那么就用看书写字的手去买菜、做饭,用沾满厨房油污的手翻阅书页、记录思考。愿一直有如此充满烟火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