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插画两个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现在的PS,AI等软件无形之中也与插画师联系起来,软件的火爆也逐渐将插画师的地位推到前台,几乎全国在线以及线下的各类平面设计软件的培训班都会打出插画师的广告,说什么成为插画师月收入多少等等。然而到底什么是插画?插画的发展史是什么?到底成为插画师只需要懂得相关的软件就行了吗?
由百度百科可以知道,插画在国内被称为插图。在现代社会里,“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 统统称为“插画”。那么之前插画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插画到底有哪些风格呢?这本《插画考》的作者郭书瑄尝试着讲插画的整个发展流程给我们梳理出来,并且还列举了插画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共分为三个章节: “风格,风格,还是风格”、“永不流逝的插画代表作品”以及“书籍插画艺术的媒体与形式”。
第一章“风格,风格,还是风格”里详细描绘了插画的各种著名派别。例如你在前拉斐尔派的插画中体会来自英国的古典风格,其中比较著名的收录刊物有《乐师》、《丁尼生诗集》里面收录了前拉斐尔派的大部分作品,如诗人画家罗塞蒂的《纺锤妖精》,米蒂斯为《丁尼生诗集》中<圣艾格尼斯节前夕>绘制的插画等。犹如你在本章中还可以看到高更等先知派的插画风格介绍以及经典作品解析;你还可以看到属于野兽派的马蒂斯的插画,并且体会感悟其插画风格。
第二章“永不流逝的插画代表作品”,在这一章节里面作者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书籍作品,对其中的插画对作品文字的衬托渲染作用做了详尽的解释。例如在‘莎士比亚VS塞万提斯’一文里先介绍了莎翁的著名作品,然后举出其作品中的插画进行了解释。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正因为了这些画家的插画将书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更进一步扩展了读者们的想象力与理解力。这让我想起了丹布朗的经典三部曲的插图版小说,里面的插图无疑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尤其是当书中的文字语句难以理解时,这时一幅简单的插图可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第三章“书籍插画艺术的媒体与形式”则将书籍装帧的风格及媒材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了说明,这其中你可以看到版面如何设计,页面装饰中起首字母如何设计,页缘如何与正文搭配等等。
本书我建议那些只学习了AI等软件却没有设计思想的人来看一看,不是只会了软件你就可以成为插画师,思想比软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