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
[英]查尔斯·狄更斯
《雾都孤儿》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最具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讲述了孤儿奥利弗的生活历程,一出生母亲便去世了,而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父亲是谁,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身份的证明。他的童年都是处在虚假的济贫院和位高权重的虚伪当权者的“救济”下,辗转遇到了许多“好心”的主人,逃跑和担惊受怕成为了奥利弗童年的基调,好不容易逃出虎窝,又掉进了狼穴,直到后来,遇到了善良的罗斯小姐,奥利弗的人生轨迹才开始发生变化。
灰色与阴暗是这部作品前半部分的重点基调,作者狄更斯深深地揭露社会的冷漠无情与政府制度的腐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直到后半部分,社会的冷漠无情才渐渐在温暖的人心里瓦解,不管社会有残酷、人心有多险恶、政府有多腐败,虽心痛不已,但故事的结局还是让人依旧相信生活。
一、奥利弗的出生及待遇
教区济贫院里躺着一位面色苍白且来历不明的年轻女子,她正在分娩,从她肚子里出来的正是本书《雾都孤儿》的主人公奥利弗。
从奥利弗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济贫院就意识到教区又背上了一个新的包袱了。而奥利弗的命运也注定了得任由教区委员和贫民救济处官员的仁爱慈悲来摆布了。
奥利弗的母亲去世,整个教区都找不到能够给予他营养的女人,当局便把奥利弗调配到距离济贫院三英里以外的一所分院去。那儿有二三十个违反了济贫院的小犯人,看管他们的老太婆也因此可以从他们每个人的头上得到政府一星期七个半便士的补贴。
按照计算,七个半便士虽然不多,但却已经足够一个孩子一个星期内所需要的营养补助了。可看管老太婆却是个聪明人,她把大部分补贴都放进了她自己的口袋里,用稀少的食物吊着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的性命,奥利弗也成为了政府机构里背信弃义和尔虞我诈制度下的牺牲品。
在奥利弗九岁生日的时候,教区干事邦布尔先生前来看望他。看管老太婆一看到教区干事的大驾光临,立马就殷勤地给他献酒,向教区干事表达自己对孩子们最幸苦最尽责的照顾。
邦布尔先生帮奥利弗取了一个姓氏,因此奥利弗的全名是奥利弗·特维斯特,而此时邦布尔先生并非无事登门,他的目的是要带奥利弗离开。从奥利弗出生至今已经九年了,无论政府怎么悬赏调查,都查不到他的父亲。理事会决定,将奥利弗带回济贫院。
老太婆挥动拳头威胁奥利弗“好好说话”,饥饿和老太婆的虐待成了奥利弗“不舍”的素材,此时装成一副非常不忍离开的表情,再挤几滴眼泪对奥利弗来说也并非难事。但他的内心却有一丝丝的激动,邦布尔先生即将带他离开他呆了九年的阴暗惨淡的鬼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