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甲戏《大闹花府·红玫弄》的一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根植于闽南乡土文化,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甚至推广至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其表演艺术兼收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优点;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图为高甲戏《大闹花府·红玫弄》的一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根植于闽南乡土文化,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甚至推广至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其表演艺术兼收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优点;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