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PK书籍【“禾苗小剧场”第二季第一集】

草房子(文字插图版)
草房子(影视版截图)

开学第一周,匆匆忙忙中结束了。这一周我们共读完成了曹文轩的《草房子》,利用周五下午后两节课的时间,开展了我们班级“禾苗小剧场”四年级下第一场——“影视PK书籍”。现将部分讨论实录整理成文。

开放性问题,比较书籍与影视,孩子们脑洞打开,实录尽可能保留现场的原汁原味。

时间:2017年2月17日 周五

地点:四年级教室

项目:班本课程——禾苗小剧场

【禾苗小剧场】第二季第一集

影视PK书籍

观影前,提出要求:

1.寻找影视《草房子》和书籍《草房子》的不同之处。

2.影视版的《草房子》是你的期待吗?

3.你更喜欢哪种艺术形式?影视?书籍?为什么?

4.我们要拍摄新版《草房子》,你是该剧的导演,你会将拍摄重点放在那里?为什么?

观影中——

纸月


观影现场

40分钟后,第一次交流——

师:寻找影视《草房子》和书籍《草房子》的不同之处。每个同学说一点,即可。

生:影视跟书籍的情节不同。

师:举一个例子?

生:书上说,欺负纸月的是三个人,但是,这里播的是四个人。

师:三和四的区别,情节不同。继续讲。


生:顺序不一样。

师:解释一下。

生:影视里面是先写了纸月,不久就写了纸月。书籍版的第二章才写了纸月。

师:很好的发现。还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生:书籍上的文字更清楚,影视上的有些听不懂。

生:有一个人买酱油的时候,那个酱油掺了东西,电影上没有播放。

师:关注了“酱油”这一处细节。

生:电影上有些情节都删除了。

师:比如说——

生:刘一水也跳上了船,电影中却没有跳上船。

师:省略了这个情节,你想看到吗?

生:想。

师:但是导演却省略了。还有哪些不同点?


生:秃鹤的帽子应该是到了国旗杆,电影里却跑到了大风车里。

师:关注了秃鹤的帽子,本应在国旗杆上,不同。

生:原本桑,书籍上有诗词,影视里却没有出现。

生:书籍有间断,影视没有间断。

师:什么叫有间断,解释一下。

生:第一章和第二章,中间隔着一些,第一章的末尾和第二章的开头,没有联系,第一章完了,不是接着他继续写,而是写另外的一些事情。

师:书籍,从这里跳到哪里,然后,从哪里跳到这里,这个感觉。

师:其实,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书籍的章节,以人物和地点作为线索。而电影,为了方便观看和理解,打破了原有的线索,建立起以“事情发展和时间”为顺序的新的线索。

生:书籍没有画面,电影有画面。

生:书中有的,影视上没有;影视上有的,树上没有。

师:举个例子。

该生默然,其他人补充。

生:电影中,纸月在桑桑家,桑桑尿床,被子没有晒。

其他同学表示不同意,纷纷反映被子晒了。

师:读书可以再细致,观影可以再认真。

生:桑桑本来是看纸月上学,但是,电影中,是桑乔让桑桑送她回家。

师:此处,完全不一样。

师:我们找了许多的不同,很不错。看书和观影都很细致,思考很全面。


师:第二个问题,是否是你心目中的样子?

大家纷纷摇头。


师:我们要拍摄新版《草房子》,如果你是该剧的导演,你会将拍摄重点放在那里?你想把哪一个镜头,花很多时间,拍好它?

师:你就是导演,重拍2017版的草房子,赶上他,超过他。

小组说说。

师:说说看。

生:桑桑脖子上有了肿块后,害怕,温幼菊把他拉到自己的小屋里。

师:看来你对这一个场面,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多。

师:我们还没看完,看看电影版后面还有没有。


生:我想把桑桑打架的时候,拍的大一些,长一些。

师:桑桑打了不少架,有没有特别时刻?

生:双方拿起砖头的那一个时刻。

师:很好的一个镜头,不过,千万别拍成武打片。

生笑。


生:我想,我要拍“秦大奶奶由坏变好”的那一个时刻。

师:秦大奶奶,电影里还没有出现,猜测一下,后面会不会出现?

生齐说:会——

生:秃鹤在会场上把帽子弄到天上的那一个场景,拍长一点,拍好一点。

师:扔帽子,电影有,你想拍的更好。你可以想想,怎么拍好,能够超越这部电影。让你拍的电影和书中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相同。


师:你更喜欢哪种形式?书籍的?影视的?

生:书籍的。

师:原因何在?

生:因为书籍的比影视的更清楚些。

师:继续?

生:我喜欢书籍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籍的比影视的,更具体一些。

生:影视里的一些人说的话,不清楚,有的听起来很模糊。书籍的字,工整,能够很好的理解。

师:明白你的意思了。影视,一闪而过,不明白也就过去了。书籍,清楚准确,不明白,回头可以再看。挺好的想法。

生:我更喜欢影视。因为影视的把书中的文字转化成了画面,很有画面感。

师:你更喜欢画面感强的作品。


生:我喜欢影视的,因为感觉更加真实。

生:能具体说明一下,什么叫感觉更真实一些吗?

生支支吾吾。另一生补充。

生:有山有水,很好,很逼真。

师:影视的,看得见摸得着,不用我们自己想象,眼前就是,逼真,真实,理解的不错。


生:我喜欢书籍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籍的,对环境描写更详写了一点。

师:你跳到了书中的环境描写,影视作品感觉达不到。是的,电影里面有描写环境的镜头,但是,它与环境描写的文字,与我们心目中的环境,还差的比较远。

短短十五分钟,我们对影视和书籍,做了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并不在意是否达成了某种共识,在意的是,经过一番讨论,结合文本和影视,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发现,并且,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且和老师同学们分享。这,其实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就问题设计而言,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比如,观影的时候,在何处暂停进行有效的讨论。再比如,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将流于表面的交流变成推进学生思考再进一步的工具。

开头最难。但,有了第一步,其余的,便会自然而然。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草房子》里一句看似简单却意蕴丰富的句子——

油麻地小学四周环水,很独立的样子。

学校,教育如水,最好的教育就是培育一份“水”的情怀,包容一切,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一切事物都在“水”不惧光阴的冲刷下,按照自己的本来,走向原本的自己。

学校,必须独立,一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它的前提也应当是,培养机构——学校,独立行动,独立思考。

愿,更多的学校,“四周环水,很独立的样子”!


电影《草房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铿锵 铿锵 铿铿铿铿锵 铿锵 铿锵铿锵铿铿锵 铿锵铿锵铿锵锵 铿锵
    白少石阅读 2,532评论 6 5
  • 二零一七年四月三号,我有了一个伟大的计划! 去周边城市穷游! 哪怕是坐火车去到目的地转悠一圈然后直接回来,那也要去...
    夏目_c5e4阅读 1,189评论 0 0
  • 今天早上差点准备偷懒了,但是自己设定的心锚“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就是奇迹发生的时刻”发挥了作用,让自己瘫软的身体从温暖...
    王五月阅读 3,798评论 1 2
  • 作为java的屌丝,基本上跟上spring屌丝的步伐,也就跟上了主流技术。 spring 顶级项目: Spring...
    孙亖阅读 3,93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