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六七十年前的人是如何,但是我要讲一下我家里的事情。
哥哥家里的葡萄因为打药的原因,需要次买。我想,如果大侄儿或者其他谁可以帮助一下也可以的,或者儿子挣钱了补贴点家里用,这样哥哥也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当然,哥哥也需要自己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今天看《少年说》,里面妈妈让孩子分担家务。人人生而不同,又在渴望相同。
到了高中,身边的同学变了起来,我才发现,除了我家,其他家庭并不是那个样子。比如我家里有姐姐,有些人家里没有,我家里我爹脾气臭,打我,但是我同学们的挨打都局限于小学什么的,我就对爸爸的暴政发出了抵抗。那个时候不光家里的事情堆积到了一块,我的事情也堆积到了一块。
我会觉得我爹以前做的很过分,因为打我什么之类的,所以我爹在做父亲方面,到了我长大,是不合格的。但是我也不能这样子去要求他,毕竟我爷爷对于我爸爸,做的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哎,这些事情感觉说过来说过去都是差异,但是让我不满意罢了。我那个时候向往更好的,这是没错的,但是我也得看清当时的情况。
其实这都是一个过程。我觉得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比较重要,但是不去继承错误的行为是正确的选择。一系列的行为,在知晓一些之后,尽力做到最好,这是比较好的。
为什么我们到了高中大学不可以呢?是先占原则吗?哎,也真是的,可是家族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吗?我真是为了拒绝某个人有太多的理由了。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首先,父母养孩子,这绝对是义务,我对于我爷爷那种我大伯父因为太小太努力为家里挣工分而得病的行为表示不肯定,因为我大伯父太辛苦了。他二十多岁就去世了,他没有结婚没有生子,这个家里对不起他。
我觉得孩子的懂事应该是,孩子在做了自己的事情之后,比如让孩子吃饱穿暖然后学习,孩子再为家里做事情,不能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毕竟孩子是你作为之后的产物,作为一个大人应当是有责任和担当的。但是大人也不是万能的,大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孩子可以帮大人分担一点,做做一些事情。
家里和个人的关系不仅有帮助,还有拖后腿的时候。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老爹无理的要求,我一心想学习好但是家里的大后方着了火。我就在这两件事情中纠结,权衡。一方面我学习需要支持,因为我不是不努力不聪明不可以考上北大,可是家里原来我的动力一下子变成了阻力。和我说清华的大伯父得了肺癌,学习好的姑姑得了脑膜瘤,我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没错,这就是我家三年之内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是一座城堡被大炮轰了四个窟窿,然后结构变了。我爹那个时候还不和我沟通,老是打我,哼╯^╰。如果和我沟通我们的矛盾也不会那么大,我真的是最后离开那个家,然后让我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我爹才和我沟通的。以至于现在我爹就念叨,如果那个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那么他或许就有时间和精力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去治愈我初三受到的心灵创伤,哎,也就不会愈演愈烈。
真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了。可是我不信命。我觉得袁隆平很伟大,因为他解决了很多人吃饭的问题,我觉得屠呦呦也很伟大,因为她解决了一项疾病。我觉得科技和医疗真的是生命之光。我觉得可以做个医生挽救生命是个特别伟大的事情。你想,把一个妈妈的病治愈了,孩子还至少有妈妈呀,妈妈在至少有一个人可以照顾孩子呀,至少一个孩子可以不用流离失所做孤儿呀,如果是几个孩子,那么真的就是救了好几个人呀!而救一个是一个,我觉得妇科泰斗林巧稚也很伟大,医学史上有很多很多伟大的人,他们都是好样的。就是这个样子好了,一大堆事情,自己现在也到了这个时候了,老爹还让我早起,写了这么多,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