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注释】
①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巧言”,说话很巧妙,花言巧语。“令色”,脸上装出讨好的表情。“令”是形容词,好、善;“色”指脸色。“鲜”,少。“鲜矣仁”是“仁鲜矣”的倒装句,谓语提前,体现出对人情世态的一种感叹。
孔子认为,“仁”是崇高的德性,做人应当言行一致,真情善意,保持本色,力戒空谈浮言和心口不一。正人君子平时总是谨言慎行,话虽不多,一旦说出来就要算数,一言九鼎。仁者待人温文尔雅,恭敬有礼,不卑不亢。而巧言令色的人,脸上堆满和善,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腔调,实在太不真诚了,必定是心术不正,另有图谋,自然就缺少了“仁”。
人们也许要说,看到某人脸带笑容,满面春风,心里感到好亲切。到底哪是真诚的善意,哪是讨好人的虚情假意,确实傻傻分不清啊。但这都逃不过孔子的火眼金睛。孔夫子其实挺“脸盲”,他根本就不看你的脸,他只察言观色。观一个人的模样是否恭敬端庄,察一个人的话语是否实在厚道。行为举止不端不正贼溜溜的,说话腔调夹七夹八不着边的,无疑属于“巧言令色”一类。
巧言令色的人很少“仁”,孔子这里直接来了个否定。
那么“仁”是什么呢?
唉,最难弄明白的“仁”来了,这个问题最难回答。孔子也并没有说,莫非真要让人去猜?别急,读完这部《论语》,也就差不多能对“仁”有所领悟了。关键一定要坚持,把《论语》从头到尾读完。各位,敲黑板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读经典一定要坚持,坚持,坚持!
这里先提个醒,在孔老师眼里,“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它彰显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整个生命所能闪现出的辉煌,体现了人的潜能、理想、选择和实现的路径。人性本质的“仁”,是向善;人生道路的“仁”,是择善;人生实践的“仁”,是行善;人生实现的“仁”,是至善。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弟子们经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而孔老师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那接下来我们看第三章,我们还是一样,一起读诵: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那为什么会跑出第三章来呢?我们刚刚在读完了第一第二章以后,我们知道所有的道理都是要实际去做的,可是在实际做的过程有时候会有一些偏差出来。那在第三章就告诉我们了,那告诉我们哪两种偏差呢?就是“巧言”、“令色”。什么叫“巧言”呢?大家想想看,你有没有过巧言的行相呢?“巧言”就是嘴巴上讲的很好听,头头是道,甚至于文词很美,可是实际去做了没?没有。那什么叫“令色”呢?就是行为上都表现的很好看,装得很毕恭毕敬的样子,但是实际上有没有内容呢?没有。那孔子说,这两种人——鲜矣仁,说这两种人谈不上是真正的在走仁德之道啊。为什么?因为他们只重视外表,他们的内心里没有扎实的内涵,根本错了,当然不可能会有得到仁道的一种果相出来。所以我们到底要怎样才算是实际在行持呢?其实就是要在我们的内心上下功夫,很踏实地去做。只要我们的功夫扎得稳扎得深,自然而然显发于外的这种内涵就会出来。那这个内涵显发于外的时候就非常的清晰,非常的真实,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为之而动容,不会觉得你假惺惺的。因此我们要了解道理是要认真踏实地去实践的,不能够嘴巴讲一讲,样子装一装就可以了。也唯有步步踏实才能够真实受用,而走向“道”的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