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心理学家后来给这种行为赋予了一个名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破罐子破摔“。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充当教育者的角色,习惯对任何事情说“不”。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员工百般挑剔,聪明的人我们说他不踏实,踏实的人我们说他不聪明,工作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是你这个人有问题,总之,相较于表扬,管理者们更喜欢指出你的不足,美其名曰:帮助你不断进步!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对自己的孩子大呼小叫,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下次你再***样我就***样。殊不知,我们的员工和孩子就是在这种挑剔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既然我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我干脆什么都不做了,爱咋咋地。
所以,常常对别人说“是”真的是一种美德,它会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得光彩四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英语老师,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英语基础教育非常差,可以说高中之前就从未接触过完整的英语教育,高中之后英语成绩也只能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直到高三时遇到了这位神奇的老师,她把我们这些英语基础差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告诉我们:“你们是班里学习英语最有潜力和天赋的学生,我把你们集中起来搞个集训,三个月后要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三个月后,什么竞赛都没有,而我们这些英语差等生却在高考中考出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最后,强烈推荐一部非常棒的动画片《小猪佩奇》,在这部动画片里,你会发现猪爸爸和猪妈妈对佩奇姐弟从来不会说“不可以”“不行”“不对”“不好”这样的话,取而代之的是“或许我们可以……”“让我们试着……”。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从这部动画片里得到很多启示,无论是对待孩子,还是对待周围的其他人,多说“是”,少说“不”,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一种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