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看,结构性思维(Structural Thinking)由结构性(Structural)和思维(Thinking)两部分组成。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排列,那么“结构性”就是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或排列是有序的。而“思维”的定义在上文中已经提及,即其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的反映。
把两者结合起来,结构性思维可以定义为:客观在人脑中有序搭配或排列的反映。
二、下定义
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只用直观形象的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从这两个定义中,不难发现它们的结构是一样的,即“干什么用+怎么用+用的结果”。在“干什么用”方面,两者都是为了认识世界、认识事物;“怎么用”上两者有点分歧,逻辑思维讲究理性思考,形象思维强调直观形象;最后,两者在“用的结果”方面虽然表述大相径庭,但其实都是在对客观事物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首先,在“干什么用”这方面,因为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识的反映,所以人类的思维多数都是用来帮助认识世界的。除了认识世界之外,结构性思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翻译世界。(好多学英语的朋友都有深切的体会。)
其次,在“怎么用”方面,因为“结构”这一概念不同于“逻辑”和“形象”,所以“怎么用”是“结构性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有结构的加工”实际上就是从输入的客观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的有序结构出发,以同样有序的方式在大脑中进行分析加工,简言之就是有序地思考。
最后,在“用的结果”方面可以表述为:清晰地表达,有效地解决。即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表达,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
综上所述,结构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地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