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关我对于“自我的诞生”的理解,第29篇。
意志的诞生和动力的诞生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你能表达动力,但你未必会非常坚持。而意志的诞生,则意味着你能坚持这份表达,想让它彻底的、成功的表达出来。
比如一个人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遭遇严重围攻,可能会删除这条微博,这就说明此刻他的意志不太强,不能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坚持自我的表达。或者说你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结果有朋友说很难看,于是你把它删了。这也是意志发展程度不够成熟的表现。
“动力的诞生,是一个人能表达自己的生命力;而意志的诞生,则意味着一个人能持续地表达自己的生命力,这会给一个人带来持续的滋养。”
相信你一定见过,能持之以恒表达自己动力的人,也就是非常有意志的人,他们相处起来很容易让你觉得不好相处、不舒服。但是你会发现这些人通常有这样的特点:很有活力,很有主见,非常有创造力,品味很好等等。
意志的诞生如果用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来讲,就是“外化”,是6-24个月婴幼儿发展成功的标志。意思是一个孩子成功地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向了外部世界,还发展出了能适应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是带着主体感,也就是自我意志。
相应的,这个阶段发展失败的标志,是一个孩子没能进入到外部世界,还沉浸在自己和妈妈所构成的内部世界里。6个月前的心理发展过程和这个阶段一样,不能伸展自己的动力,退缩在“脑补”中,也是一种发展失败的表现。
“自我的诞生”彷佛一粒种子在长成参天大树,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