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学习。
大家好!我准备谈谈“文学与历史记忆”。
文学的描写和叙述与历史记忆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关系,我们不妨往远里说说。大家都知道《史记》这部非同寻常的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专著的开山之作,二十四史中第一部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中有太多的文学描写和叙述,比如我们都熟悉的鸿门宴那些绝对戏剧化的场景,如果认真地研判,你很难确定它仅仅是文学刻画还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显然都是,也可以说都不完全是。中国文化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史不分家。有时候文史确实很难分开,它们混杂在一起,水乳交融,因为生动的文学描写和叙述,因为丰富和精彩的历史画面,《史记》既可以是史学著作中的经典,同时毫无疑问又是最好的文学样板。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些生动的文学描写,那些传神的叙述,加深了我们的历史记忆。我不敢说文学是因为有了记忆才成为文学,才会源源不断散发出巨大的能量,才会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入迷,但毫无疑问,文学所表现出来的非凡记忆功能,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文学性的描述不只是在历史著作里加强了我们的记忆,在诗歌的意境中也是如此。“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些古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故事画面完美地阐释了什么是盛唐之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对“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最好描述。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却会让我们联想起那些已经消失的美好场景、那些美好的图像、那些被人为破坏或被自然灾害所毁灭的,不该遗忘的历史记忆。
当然,原创小说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和分支,在保留历史记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说中有更多的描写,有大量的叙述,这些描写和叙述不容置疑地加强了历史的记忆。以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红楼梦》为例,它的人物完全是虚构的,时间和空间也非常不准确,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说的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故事,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在纸上流传,在书本中闪耀,通过演员的表演,演绎在戏曲和影视中,有时是十分模糊的,极其可笑的,或者是不伦不类的,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记录下历史。事实上一部家喻户晓的《红楼梦》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历史记忆,说它是一部历史著作也不为过。
也许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顽强地保留住那些历史记忆,保留住那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很显然,今天的文学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红红火火,不只是在中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文学正在走下坡路,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文学似乎已经很难大显身手,很难再引领风骚,然而只要我们的记忆还在,文学就会继续下去。同样的道理,只要文学还在,作家们还在写,读者还在读,文学就不会死,历史的记忆就会依然存在。
谢谢!
叶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