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猫》
适读年龄:2岁、3岁、4岁
绘本主题:数字启蒙、团结协作、幽默搞笑
绘本概况:《11只猫捉大鱼》、《11只猫开饼店》、《11只猫盖房子》、《11只猫进袋子》、《11只猫遇怪猫》、《11只猫变泥猴》
推荐指数:5颗星
一.正统教育中缺失的一角,让孩子勇于直面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
在阅读这套绘本时,韩端午一看到11只猫开始调皮捣蛋就会尴尬地把头扭到一边,不忍直视。小朋友们在家里和社会上得到的一般都是弘扬美好品德的正统教育,倾向正面引导,而这套绘本反而讲述了11只猫是如何“说话不算话、耍小聪明、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规则、贪心、爱报复”的,这彻底掀开了小朋友们的“遮羞布”,把小朋友们存在的小缺点全都抖搂了出来,面对自己被暴露无遗的小私心、小任性,孩子们是那么的无所适从。
然而,书中并没有说教和训斥,11只猫自在地做着自己,爸爸妈妈也跟随着故事情节用轻松愉悦的语气讲述着这一切......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11只猫为自己的“自私、贪心、不遵守规则”所害,有点自嘲的意味,逗的孩子们哈哈大笑。
通过这套绘本的阅读,孩子们会认识到不光是在他们表现好时爸爸妈妈才是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
孩子们也会感受到大人对他们不完美一面的理解与包容,他们不需要遮掩自己真实的内心,可以像11只猫一样洒脱。
这给了孩子们肯定真实自我的勇气,在坦然地做自己后,孩子们反而更能理性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在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与包容后,孩子们也会更愿意改正自己的不足。
二.“不撞南墙不回头”才是孩子们天生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想对自己周围的一切进行探索,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进行学习、得到成长。爱孩子的大人们总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帮孩子规避一切错误,殊不知这是对他们天性的压制,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像绘本中的11只猫看到了警示牌一样,“你不让我做,我就偏要做”。
作者帮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这也提醒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自己尝试探索,而不是一味地讲道理,让孩子听话。
故事里的11只猫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贪小便宜结果吃了大亏,就像现实中,孩子在自我探索中虽然不免犯错、走弯路,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