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乐子来自孟晖的《美人图》。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女性生活日常和美学创造的雅趣之书。其中《红妆》篇关于“用香”的描述远超了我的想象,给我香蜜湖了。如今的影视剧中,展现美女入浴的场景,总让她们的浴盆里飘着厚厚一层玫瑰花瓣。“其实,芳香的玫瑰花到明代才在中国得到普及种植,所以,汉唐美人们的洗澡水上是不可能漂有玫瑰花瓣的。再说,中国古人给洗浴之水添加香气的手段多得很,才不靠向水上洒香花这么简陋的办法,
那这精致又华贵的方法是什么呢?
据说,唐代华清宫里,创置了几十间大型浴池——长汤池,用于赐浴给宫女和随驾前来的王公百官。这些浴池一律用玛瑙镶砌池底与四壁,池中设有各种雕镂精美的装饰物,其中之一,就是用各种贵重进口香料,如檀香、沉香、丁香,制成山峰的形状,固定在浴池当中。一旦池中注满热水,香料做的山峰四周明波映漾,热气蒸腾,就仿佛传说中的瀛洲、方丈等海上仙山浮现在海面的景象,而这正是没有留下姓名的唐代"室内设计师"们所刻意要制造的效果。
想象一下,唐宫宫女们群芳戏水之际,一座座硕大的香料山子浸泡着滚烫的池水,内含的香分不断沁入水中,再随着蒸汽升散,一间间宏阔的浴厅里会是怎样的芬芳回荡!
事实上,从唐代开始,用整块的天然香料雕成山峰之状,摆放在起居室里作为室内增香的陈设,这种做法就已经蔚然成风。到了宋代香料做成的假山摆设就被称为“香山”或“香山子”了,开始在士大夫当中普遍使用。它在唐朝宫廷里呈现的奢华气派,也就逐渐演变成意趣与慰藉。
看这段的时候我就在想,汤池中的香山一定味道淡雅,而且水温不至于过高,一是唐朝时期达不到如今这样的密闭空间的保温效果,长安位处中原也不至于像北方需要那么高的热量,二是一旦香气浓郁袭人大概会有许多宫女或官员被香蜜湖晕过去吧,那随行还得带上好多太医,麻烦。